从三峡宜昌到天府德阳,从如画峨眉山到红色沂蒙山,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在山水之间一路走来,已经成为农资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道思想的风景。
2013年,化肥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期,化肥产业将如何突破重重困难,走出沉重雾霾,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农资文化,探讨媒企发展,无疑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短短两天时间,来自全国的文化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论道文化,碰撞思想,总结经验,探寻新路,为农资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农资专业媒体,我们始终不渝地对行业发展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在与农资行业共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热切关注中国农资文化的成长与繁荣。本届论坛将成为行业在变革时期一个重要的节点,也将成为农资企业文化建设一个全新的起点。
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 查迎新:
让企业文化为行业释放更大能量
在当下农资产业发展的艰难时期,农资企业如何能够突破困境,如何以企业文化的力量引领企业的发展,这是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目前,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展开,那么农资企业在当下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贴近基层,为农民群众服务,这是行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华合作时报及中国农资传媒长期关注农资文化,关注行业发展。在持续推动中国农资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学习到很多优秀农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力推动了我们媒体文化的完善与成长。叩山问水,弘道沂蒙,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推进媒体和企业之间更深层次、更广泛的交流,进一步推进农资文化的提升,为农资行业稳健发展释放更大的能量。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建平:
企业文化让企业赢得尊重
企业文化到底有什么作用?企业文化究竟给企业带来什么?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我讲几个观点:
第一,企业文化是什么?我认为是三个字:信、守、传。“信”是所有真诚信仰,这样的文化会赢得员工信任,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守”要坚守这个文化,不是受到诱惑就改变了,不是受到挫折就改变了,不是亏损了就改变了,不是钱挣少了就改变了。“传”就是要永远传承下去,不能传承下去的文化,一定不会是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第二,文化让企业赢得尊重。众所周知,赚钱是企业的目的,但是有文化的企业和没有文化的企业赚钱是不一样的。有文化的企业清清楚楚赚钱,没有文化的企业稀里糊涂赚钱。有文化的企业赚钱很自豪,赚钱受人尊重,没有文化的企业,可能赚到的是大家的鄙视。
第三,企业文化不能走形式主义。企业文化不是停留在领导口头上,张贴在企业墙壁上的语录口号。企业文化一定要盯住人、抓住心、细无声。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多么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搞的文化,都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第四,企业文化好看不如好使。企业文化不能曲高和寡,一定要落地,要实用,一定要大家能够入耳入脑。
第五,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走远,更不能走偏,也不能走飘。企业文化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与企业员工自身的条件和当地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走“偏”会走火入魔,走“飘”就容易走虚,不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任何推动力。
我期待参与这个论坛的各位同仁继续创新探索,把文化论坛打造成我们农资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 曾 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随着农资行业的日益发展,企业文化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农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现象:一是农资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二是“标签化”现象存在,部分企业的文化创建流于形式;三是经营理念存在雷同。
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既要与行业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借鉴外来文化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构建出有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此,针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全员参与,集体认同。企业应发动广大员工参与文化建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广大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塑造共同价值观,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二,专业设计,营造氛围。借助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专门力量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框架、途径、活动方式等方面做出专业性的设计。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有计划、分角度地对企业的典型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加强企业文化舆论宣传,形成良好的建设和践行企业文化的氛围。
其三,不断创新,日益完善。企业文化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变化和提升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不是真正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根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行业发展无止境,企业文化也无止境。相信在变革中前行的农资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会掀开精彩的一页,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金正大集团公司副总裁 陈宏坤:
开放、包容的金正大文化
金正大发展短短15年,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理念、价值观、制度、使命、宗旨、目标等企业文化体系,具体提炼以下六个方面:
企业愿景:成为世界级高端肥料供应商和受人尊重的农化服务商。这一愿景指明了公司发展的两大方向:一是产品一定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附加值比较高的;二是成为受人尊重的农化服务供应商,未来我们发展不仅是制造,而且是制造加服务,通过服务来赢得市场和客户。
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责任、共赢。诚信是立业之基、兴企之本。诚信是金正大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同时也是金正大择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创新是金正大灵魂;创新是金正大发展的第一要旨。金正大坚持不懈地在自身理念、技术、产品、管理、体制、机制、服务等各个方面钻研、创新。责任是我们的生存方式,也是金正大文化之基。金正大矢志做一个责任型的企业,金正大人所做之事要对自己、对同事、对企业、对客户、对社会负责。共赢是实现目标的支撑。金正大始终谋求与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共赢,不断谋求员工福利的改善、素质的提升;谋求农民增收和劳动方式的改变;谋求合作伙伴的发展壮大;谋求回报社会。
企业使命: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支撑国家科技发展。坚守这一使命,金正大建设国家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创新项目,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还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些工作既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是站在行业的角度、站在国家的角度,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经营宗旨: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这个口号听起来有点虚,但做起来其实一点都不虚,因为我们的产品是肥料,最终用户是农民,在实践中帮助农民增收,才能实现产品的销售和利润的提升。
企业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大胆务实、超前实践。金正大正是靠这种精神,从一个8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发展到今天成为销售突破100个亿的龙头企业。
发展目标:要把企业建成创新、和谐、国际化的金正大,让我们的员工过上健康、快乐、超小康的幸福生活。坚持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得益彰。希望通过十年,或者是再长的十年,能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