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落子


  棋从断处打,棋从断处生:用环保标准提升产业门槛

  在围棋棋理中,不但要打断对方棋子的连接,还要在断处顺势发展才能提升自己棋子的生存能力。从我国磷肥企业的生产技术来看是完全过关和稳定的。真正能提升磷肥产业门槛,挤出劣势产能的就是环保要求。 修学峰也表示,磷复肥协会支持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企业上项目、搞扩张,带动整个产业向低成本、高环保的方向发展。重复性甚至是低劣性的扩张才是产能过剩的根源。 

  据了解,磷铵不是高耗能产品,当前因能源成本的上涨和企业节能意识的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能耗管理,实施余热回收,对废气进行严格的处理,充分回收有用成分,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自身的热量,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有效地降低能耗。我国磷铵生产排出的废水和废气经过严格的处理,目前基本已经达标。

  磷肥生产中最可能成为污染源的就是磷铵生产排出的废渣——磷石膏。目前主要的处置方式为堆存,少部分经处理后用做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及石膏板、石膏砌块等石膏建材,还有少量的用化学法分解磷石膏制得硫酸、硫铵等。目前很多磷铵企业不具备规范的磷石膏堆场,造成了二次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是世界性难题,虽然我国磷石膏的利用率已达24.3%,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因我国磷石膏产生的基数大,超过2.5亿吨的堆存量仍是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企业环保治理存在投资大、周期长、回报小的特点,只有规范的优势企业才能坚持做好。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一直希望通过建立《我国磷石膏的安全标准指导意见》来规范企业磷石膏渣场环保行为,让不具备实力的劣势企业退出,给优势企业的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建立磷肥生产环保标准,还需要质检、环保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真正下决心,认真组织标准的制定和执法,在环保、能耗、管理等方面来约束企业,让好企业活好,让坏企业被淘汰掉。

  棋长一尺,无眼自活:用市场化解决磷复肥产能过剩矛盾

  让一块棋活,就要把这块棋做大。而一堆小块棋的存活率一定比一大块棋要低的多。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国斌表示,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化肥生产企业的扩张改建,二是外行业资本的涉足造成的,归根结底还是国家货币供应过剩。近10年来,很多资源型企业向下游实业产业链延伸,新建了大量的化肥生产装置,新建项目大部分是属于这种情况。传统化肥生产企业利用历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技术优势、成熟的员工队伍,进行扩能降耗无疑是比较合理的发展途径。但跨行业发展化肥生产会遇到很多技术上的瓶颈、管理上的缺位、装置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有的花巨资建设的装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是一种必然现象,要很长时间的摸索才能走上正轨,也就是说此类投资增加的产能带来的阵痛将由全行业的所有企业来共同承担。 

  实际上,工信部已发布《磷铵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规定“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新建或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装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也屡次三番地在行业内强调产能过剩的严重后果,并积极向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呼吁不再新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磷复肥项目,努力寻找抑制产能过剩的解决途径。有关部门也希望地方政府应严格执行《磷铵行业准入条件》,减少对磷复肥产业的干预,让市场来决定产业的发展。

  化肥行业要想缓解产能现状的困局,推动市场化进程,取消化肥优惠政策,也是一招关键之棋。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建议国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在保障国内化肥供应的前提下,适当放开对化肥的管理,减少政府对化肥企业的干预,增加对农民的直补,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从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市场杠杆实现去产能化,优胜劣汰,恢复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直被行业诟病的化肥出口限制政策,初衷是为了保护国内用肥,但结果不但打击了化肥产业,更令国际化肥贸易商摸透了中方的套路,我们一出口,国际市场价格就降,我们一关闭国门,国际市场价格就涨,吃亏的是我国企业。很多企业在理解发改委政策的同时,希望能取消出口窗口期,以低关税和配额体制控制化肥出口。

  阮国祝表示,只有推进市场化进程,才能使企业间合理竞争,使得符合环保、低成本的企业得以生存,而一些技术落后、成本较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遭到淘汰,所以市场化的进程是磷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按照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的预期,通过全行业的努力,争取在2015年前磷铵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修学峰表示,面对磷铵行业存在的问题,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一是坚持总量调控,在保障农业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合理产能规模。二是坚持市场主导,走市场化道路并且坚持节能环保,以能耗、物耗、环保指标淘汰落后产能。在2015年前,将磷酸二铵产能控制到1500万吨以下,磷酸一铵产能控制到1200万吨以下并且要求企业污水排放做到全封闭循环,废气排放要达标,磷石膏中残留水溶性磷和氟的指标要达到GB/T23456-2009的要求,磷石膏年产生量下降到5500万吨,并且要大幅抬高磷石膏的利用率,在2015年利用率达到30%,2020年达到40%。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