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最近请多关心你身边做化肥的人们。有时间多陪陪他们,一起聊天、吃饭、K歌、shopping都是不错的选择。理解偶尔的情绪异常、包容突如其来的小脾气。千万不要提价格、出口、印度、回款等敏感词。若最近他们想去屋顶、河边等地,请尽量陪伴。生命来之不易,生活需要互相扶持前行……
——摘自农资人“孔子后”的微信
随着我国产业磷铵行业布局的完成,刚进入到全局竞争中盘阶段的磷复肥企业在今年产能过剩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以致使磷铵企业挣扎在亏损边缘。几乎所有农资都有着“孔子后”的感叹。在农资这盘棋上充满棋子,却缺少气眼,为了做活磷复肥产业的中盘,农资行业开始思考最快捷的妙招。
为此,中国农资传媒联手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尽力对企业的生存、政策的影响、发展的趋势进行复盘,以期为保证农业生产和农资产业发展的“双活”下一步好棋。
策划:《中国农资》传媒编辑部
本期支持单位: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
采写:张弛 张高科 吴江 郑晓 郭嫱 宋安勇
磷铵中国流布局:技术和产能双领先
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但资源禀赋条件差,高品位富矿少,中低品位矿多,全国磷矿平均品位P2O5在17%左右,品位大于30%的富矿仅占磷矿总量6.6%,而中低品位磷矿中85%为难选的胶磷矿,采选难度大,选矿成本高。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武希彦介绍,随着磷肥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品位磷矿经多年开采,储量逐年减少,大多数磷矿都必须经过富集才能用于磷铵生产,目前中低品位磷矿精选富集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拥有磷矿资源的云、贵、川、鄂磷肥企业大多都配套建有自己的选矿设施,选矿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非常先进和成熟,各种选矿技术广泛应用于磷肥行业。
磷铵的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具有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云、贵、川、鄂四个产磷省磷酸二铵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0.5%,产量前10名企业累计产量占总产量的80.3%,磷酸一铵产量前10名企业累计产量占总产量的48.2%。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核实,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磷酸二铵生产能力约1850万吨,产能超过100万吨的有6家,产能30万吨以下的有19家,磷酸一铵生产能力约1650万吨,产能超过30万吨的有15家,产能10万吨以下的有27家。2012年全国磷肥产量为1693.3万吨P2O5,其中磷铵(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产量1259.5万吨P2O5,占磷肥总产量的74.4%。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磷铵产能只发挥了80%左右,而产量过剩已经达到20%-30%之间。
按照武希彦的观点,我国的磷肥行业目前产能严重过剩,但生产技术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引进建设了一批大型湿法磷酸和磷酸二铵装置。在认真研究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我国研制出了一整套符合我国磷肥生产特点的生产技术,高浓度磷复肥装置的国产化、大型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装置国产化率显著提高,目前,30万吨/年磷酸、20万吨/年磷酸一铵、60万吨/年磷酸二铵装置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装置投资大幅度降低。尽管一些关键的大型设备如尾气风机、减速机等仍需进口,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到位,磷矿的开采也存在采富弃贫、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但客观说,磷复肥产业的中国流布局为提高我国磷复肥生产能力和产量,满足农业生产对肥料需求,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路气口遭封堵:磷铵企业难寻“劫材”
在下围棋中通过寻找劫材打劫出气眼,棋子才能存活。而今年的磷铵产业中的气口几乎都无气息可寻,企业想“打劫”都找不“劫材”。
首先是磷铵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企业生存困难。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修学锋介绍,目前,磷铵生产主要原料不断上涨,加上运输费用、人工费用、物流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的不断攀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持续高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利润空间日益压缩,企业盈利困难,甚至亏损。特别是磷酸一铵企业已进入全面亏损阶段。近年来,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的带动,化肥用电和铁路运费已经多次调整,化肥享受的优惠政策有趋于减少、逐步取消的倾向。同时国家对于磷肥这种资源型产品的出口管理也不可能放松,出口政策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和放宽。另外,磷铵行业准入条件、磷铵产品能耗标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取水定额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磷石膏堆存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范行业企业行为的相关文件已经出台或正在逐步制定中,资源税的改革已在部分地区试点,环境保护税的开征也已提上议事日程,行业运行潜在风险加大。
其次,我国化肥出口限制政策诱发了国际磷肥产能的扩容。贵州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阮国祝表示,国内的调控政策使得国际磷肥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国内限制出口,国际上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磷肥产业,摩洛哥、沙特等国今年的产量已经达到300万吨,这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成本优势和地理优势是中国的磷肥企业无法可比的。据了解,摩洛哥、沙特等以产品输出为目的新建的装置能力将在2016年前至少形成400万吨,2020年前还将形成600万吨能力,其生产成本、产品供应量以及运输均比我国更具优势,且国内几乎没有需求,产品全部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是印度和东南亚。据国际肥料协会(IFA)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之前全球还有20多套加工型磷肥装置投产,且大部分是磷铵。中国磷肥总体产能约占世界的1/3以上。但是,随着海外新建装置陆续投产,国内磷肥出口份额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另外,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印度因卢比贬值、国家对磷肥的补贴大幅减少以及国内库存量的增加,导致印度对磷肥的需求下降。近年来,新的产能不断投入,而市场需求有限,这就必须使企业提前做好面对困境准备,在磷肥行业中一向经营有方的开磷集团虽然提前采取了应对措施,但目前的状况也只是能维持。利润大幅下降的不止开磷集团一家,湖北宜化 2013 年一季报显示,2013 年1-3 月实现营业收入37.98 亿元,同比下降16.68%,公司表示,一季度业绩的下滑主因是因为二铵一季度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还有,由于我国对磷肥的重要原料硫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50%。每年需进口硫磺1000万吨左右,占世界贸易量的1/3,2012年硫磺自给率仅32%。虽然我国进口硫磺的总量巨大,但由于机制不全,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进口贸易企业众多,非常分散,在世界硫磺贸易中缺乏话语权,进口价格一直高于其它国家,转嫁到磷铵产品上,造成磷铵生产成本的高企。
阮国祝表示,今年的低迷行情也是在意料之中,开磷作为国内的大型磷肥生产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但利润却在下滑,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仅有5800万元,较去年同比下降近80%,而这利润也是企业在降本增效、全员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