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北倍丰:依托边贸钾肥的抢滩者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站在武汉沿江大道的办公室窗前俯瞰长江,对夏焕超来说,这是每天工作之余的一种习惯。自从担任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湖北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夏焕超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没有客户、没有网络的湖北市场打拼,其中艰辛可见一斑,然而其办公室外奔流不息的长江给了他无限的鼓舞,他要让湖北倍丰像奔腾的长江一样充满活力。

  2011年3月,湖北倍丰在武汉成立。成立之初,该公司依托倍丰集团的边贸钾肥资源主要向当地复合肥企业提供钾原料。夏焕超告诉记者:“湖北是继苏南、山东之后的第三大复合肥基地,每年复合肥产能1000万吨左右,工业钾肥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市场空间很大。”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湖北倍丰却遇到了“老虎吃天”的窘境。

  湖北倍丰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当地复合肥企业对边贸钾肥有抵触情绪,“每袋钾肥的标准重量是50公斤,但是由于边贸钾肥在灌包时计重不是十分准确,导致每袋化肥的重量都不一样,如果按袋计重的话,每吨边贸钾肥可能并不足量。为此,很多厂家宁可用海运钾肥也不愿意用边贸钾肥。”面对边贸钾肥在湖北遭受的冷落,湖北倍丰采取过磅销售以弥补边贸钾肥计重不准确的问题。即使如此,由于当地复合肥企业都有既定的供货渠道,这使得公司销售进展得十分缓慢。夏焕超说:“四川倍丰和湖北倍丰几乎是同时成立的,到6月底的时候,当四川倍丰已经有400多万元业绩的时候,是我们这里还没有见到一分钱的效益,因此当时我感觉非常彷徨,几乎都没有信心了。”

  就在夏焕超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次机遇却悄然来临。2011年7月初,湖北洋丰所依赖的盐湖钾肥受到发运的制约,钾肥不能及时运达,但是洋丰的钾肥库存只够几天使用,如果没有后续货源的补给,工厂就要停产。当时湖北洋丰的采购部长李顺强开始四处寻钾,并且在厂里立下“军令状”,如果没有及时的货源补给而造成工厂停产的话就会自动离职。但是那一年化肥市场形势很好,湖北当地市场根本没有现货,李顺强好不容易在南京港谈妥一批钾肥,但是最早也要半个月以后才能到货,如果指望这批货的话,工厂至少要停产一周。在这种情况下,李顺强找到了湖北倍丰。他问夏焕超,如果从满洲里发运钾肥,最快多久能到武汉。夏焕超告诉他,正常情况下需要10天左右。面对这样的回答,李顺强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湖北倍丰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已经在湖北设立了仓库,这里储备有大量钾肥。当得知洋丰遇到的困难后,夏焕超决定把仓库里的现货发给洋丰以解燃眉之急。“当时洋丰公司就派人到仓库里来看,他们一眼望去,仓库里满满的都是钾肥,他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夏焕超说。从这次合作以后,洋丰充分认识到湖北倍丰的实力,他们再也不抵触边贸钾肥,而是把边贸钾肥作为自己重要的钾肥货源之一。

  以湖北洋丰为开端,湖北倍丰终于在湖北市场打开了一个口子,并不断扩大其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如今,湖北倍丰在倍丰集团“多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充分利用湖北省的磷矿资源优势,加大磷肥的采购力度,降低磷肥的采购成本,为倍丰集团旗下的其他分公司提供磷肥货源;同时还涉及了氯化铵、尿素、硫酸等业务。

  “客户和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这是倍丰集团的的企业理念。湖北倍丰在公司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也实现了快速成长。公司物流经理蒋鑫刚入职时还是一个不善言谈、一和人说话就会脸红的大男孩,经过两年多在公司的锻炼,他不仅不再惧怕沟通,而且还能独挡一面;财务经理杨玫娜对湖北倍丰感情深厚,在她眼里湖北倍丰就是一个大家庭。

  上解客户之困,下慰员工之心,这或许就是湖北倍丰像浩浩长江一样充满活力的秘诀所在。

  经营者说

  湖北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焕超

  从“老虎吃天”到“抢滩湖北”,我们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如今,湖北倍丰在倍丰集团多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发挥集团边贸钾肥资源优势,开拓巩固市场,充分利用湖北磷矿资源优势,加大磷肥的采购力度,同时还涉及了氯化铵、尿素、硫酸等业务。湖北倍丰成立两年多来销售各类化肥30多万吨,实现利润600多万元,成功实现了倍丰集团“抢滩湖北”的梦想。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