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引发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种植业者分散使用背负式喷雾器的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逐渐被专业化组织使用现代化植保技术和装备统防统治的模式所替代。
因此,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田园)在国内率先致力于植保现代化领域中的高工效农药产品及高工效植保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将高工效农药、高工效植保和高工效用肥技术列为公司研究开发战略重点,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推广工作。
高工效理念:力推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
2012年,广西田园在国内率先提出的高工效理念,主要包括高工效农药、高工效植保、高工效用肥三大领域。广西田园总经理韦志军告诉记者,高工效农药指相对于常规农药产品,在农田施用时单位面积耗用人工大幅降低的农药产品;高工效植保是指借助高工效农药产品和智能化施药机械,与背负式喷雾器施药相比,可大幅降低农田单位施药面积耗用人工量的施药活动,是农药、药械一体化的施药服务;高工效用肥是指药肥合一的药肥及控释药肥产品、控制释放拌肥用农药及肥料增效剂,可整合施肥施药于一次农事活动。
“纵览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植保技术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保现代化的过程中,由农药经销商转型为植保服务提供商是经销商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高工效理念的出现将改变行业主体的定位。”韦志军表示,一方面,农药经销商逐步转化为向种植业者提供专业化植保服务的服务商;另一方面,农药零售商则要到每个村点发展示范户,通过技术示范,推广自己的产品,与农户达成阶段性或全年的病虫害防治产品与服务协议,约定防治指标和收费标准。此外,农药零售商需要在病虫害发生前在周围村庄承揽病虫害防治供货和服务业务,待病虫害发生时,再服务农户用药或为农户提供一揽子防治服务,这一转变将给农药行业带来一次洗牌的新机会。
高工效联盟:集聚多方力量实现植保现代化
2013年,由广西田园、南宁农博士农业、湖北同诚通航、北京圣明瑞农业等公司发起建立了“农博士高工效植保技术创新与推广联盟”,该联盟旨在促进高工效植保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搭建高工效农药、高工效植保、高工效用肥等现代植保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及商业运作经验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在平台内有偿调配高效植保作业机械和机械操控人员,提升区域农业应对暴发病虫害的能力,促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植保现代化。
据了解,该联盟由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企业、农药科研院所以及全国各省区自愿加盟的农药经销商和零售商组成。而经销商、零售商又被进一步分为中心店成员、VIP成员以及普通成员。“联盟建成后将拥有可以覆盖全国不同气候农业区域的网络,拥有数千联盟成员,可以为联盟成员提供专业的跨区作业服务。”韦志军表示,联盟的建立将为中国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的跨区作业创造一个交易、信用保证的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凝聚大量的专业化防治设备和人员,大大提升我国区域农业应对爆发性病虫害的能力,为构建我国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现代化新体系做出有益的贡献。
高工效产品:全面保障植保技术实施
据介绍,高工效农药包括下列产品类别:控制释放种子处理剂和低容量、超低容量制剂以及静电制剂、热雾剂等。前者可以防控地下害虫、土传病害以及作物整个生育期或生育期特定阶段的特定频发有害生物危害,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在大气中的漂移,精准施药,从而大幅节省工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后者由常规的每亩混用水2-3桶(每桶15公斤)降为1桶、1/3桶甚至不用兑水,大大降低施药时水的用量,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工时。而静电制剂和静电喷雾设备相结合还可以强化农药在作物上的定向沉积,减少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广西田园开发的超低容量防治稻飞虱技术,尤其是对后期稻飞虱,每亩仅施药液300毫升,施药后飞虱很快落地,防效超过90%。在开发的低容量超低容量除草技术,用于蔗田、玉米田苗后除草,每亩仅需施药液7-8公斤,减少用水近90%。
高工效植保包括遥控、自动导航旋翼施药机、有人驾驶动力伞、直升机等超低容量航空防治病虫害技术以及地面自行走设备低容量除草技术等。
另据了解,热雾施药技术是广西田园近年开发推广的另一项高工效植保技术,它利用发动机高速喷射的气流,把农药在高温下雾化成烟雾状,延误粒径仅5-20微米,特别适合于大棚、果树、玉米、林木、甘蔗等作物。每亩施药200-300毫升,作业1个一亩左右的大棚,一分钟就可完成,大田每小时可作业20-30亩。
高工效用肥是以肥料为载体将农药分散,底施或追施,有效防控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并兼治地上特定的虫害和病害,产品还有使肥料具有稳定长效保水控释的功能。
药肥是广西田园的一大特色,集成了病虫害防治和肥料稳定长效技术的拌肥农药属高工效用肥。广西田园目前在推广的拌肥农药,一方面可防控地下害虫或土传病害,另一方面含有肥料增效剂,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将尿素的持效期从原来的40多天延长到100-1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