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类别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对此问题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1.土壤化学法修复 。化学修复的方法是在土壤中投入可以改良土壤的改良剂,改良剂可以使土壤的酸碱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或土壤中离子发生变化,可以对土壤进行有效的重金属氧化还原,也可以改变土壤重金属的拮抗或沉淀作用以及吸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目标。
2.土壤物理法修复。一是电动修复 。电动修复是在电流
的作用下,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无机离子以电透渗和电迁移的方式向电极运输然后进行处理重金属值,它是原位修复技术的一种,并且有不搅动土层、缩短修复时间等优势,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修复技术。二是电热修复。电热修复是利用高频电压产生的热能对土壤采取加热的处理,把土壤中的污染颗粒解吸出来,这样也可以使一些易挥发的重金属快速从土壤中分离出来,进而达到修复的目的。
3.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植物作用来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致使重会属固定,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来削减、净化、去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
4.农业修复措施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是利用耕作运行模式来减轻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采取这种措施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该措施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改变耕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旱田改水田,并选择能够抵抗污染的作物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如种植树木、花草等观赏作物;尽量选择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以减轻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二是农艺修复措施。该措施是通过增施有机肥或土地深耕等手段调节土壤物理性质,这样可以调控污染物所处环境的介质。实践表明,虽然农业修复措施在治理轻度污染土壤时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修复周期较长等不利因素。
5.生物修复。实践表明,虽然采取适宜的工程能够有效地减少重金属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机会,并能够获得非常好的经济、社会记忆环境等效益,但是由于上述治理措施的部分缺陷和局限性,都未能成为较为理想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来改良土壤污染,由于某些生物的某些习性,如蚯蚓就有适应、抑制和改良重金属的污染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提高土壤自净的能力,利用它还能处理有害物质如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高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