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公民最关心的话题。从网络上,我们很轻松地就可以搜出来一些有关有毒食物的文章,图文并茂,让人看着心惊胆颤。食品安全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是源头出了问题还是制作加工过程被人做了手脚?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前段时间小麦收获,其实不用到地里看是不是已经收割,只要开车看马路上是否有人晾晒小麦就知道了。本来小麦生产出来时没有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晾晒的过程,晾晒小麦是为除去里面的水分,更方便保存小麦。原来小麦都是在麦场上晾晒,有的在自家房顶、院子里晾晒,现在大多数都选择了在马路上晾晒。中午,沥青马路上温度接近40℃,小麦水分没了,同时是不是沥青里面的有毒有害成分也附着在小麦上,甚至渗透到麦粒里面了呢?这些小麦作为商品流入到面粉加工厂,加工过程能否把沥青带入的有害物质除去呢?那些附着物是否具有有毒成份,是否有致癌成分,我们无从考证,也不得而知。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新闻曝光唐山某化工厂把废水排在污水沟里,当地农民就用这些废水浇灌小麦,并且表示小麦长势很好。当记者问及是否食用自家小麦时,他们都表示不吃。通常是把小麦卖掉,买面吃。这些农民的做法是不是有点掩耳盗铃呢?谁能保证买的面粉不是他们地里的小麦磨的呢?其实,化工污水污染的不仅仅是小麦,还有所有从这块地里产出的农产品,农民朋友虽然自己知道有污染不吃,可是这些被污染的农产品到市场流通,也许有一天最终会以肉、蛋、奶等的形式同样进入到自己的肚子里。
有消息称,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此项调查虽然费时费力,这个总好摸清楚。那么摸清楚情况之后,对于这些被污染的土地怎么修复,对于很难修复的土地,它们产出的农产品怎么处置?笔者认为,从源头查,我们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才能确保我们的农产品质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食品安全才能有保证,也不会出现农产品稀里糊涂转一圈再回到我们嘴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