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黑龙江庆丰农资集团副总经理 吕梦楠
近年来在黑龙江农资领域,有一些农资企业的发展着力点产生了变化。包括庆丰集团在内的一些企业,发展着力点由传统的农资经营向着农业产业化转型。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整个2012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总产量中,传统农业生产占70%,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合作生产占30%。进入2013年,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合作生产所占比重还在逐渐攀升。去年全省的粮食产量超过70万吨,这个数据的背后是粮食作物区域产业链的形成,现在合作社生产的方式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农资企业应该借此大量租用农业用地发展农业合作经营,形成一个农资企业自身的内部需求市场。
目前,在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两大产业,即农业产业和农资产业。以农业产业带动农资产业,农资产业向农业产业扩张,在这样两种方式下,农业产业和农资产业形成了封闭式链条循环,目前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集约化的专业合作社生产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农资企业而言可以在自身创造的“内需市场”消化自身的产品,创造附加值更高的农业产品,同时也可以帮助农资企业抵御外部市场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农资流通领域整体不佳的大环境下,农资企业自身创造的“内需市场”,可以转移一部分经销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国家不仅鼓励农资企业进行合作社专业农业生产,还鼓励农资企业进行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农资企业进行合作社专业农业生产,有助于合作社种植结构的调整,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土地效益发挥最大化的利用。另外,集约化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可以进行规模化土地轮种,也可以转化升级高技术含量作物,还可以进行多种种植业发展。总而言之,集约化的合作社农业生产就是科学规划,对接市场的操作过程。
目前整个黑龙江省有将近500万亩的耕地等待流转,多家农资企业正在跃跃欲试,而目前已经承包土地的农资企业应该加强规模化、机械化作业,扩大承包土地对于农资产品的需求,打造农资产品与农业生产的无缝对接。另外农资企业面对当前相对不太景气的市场经营模式,基本的原则还是应该加强最为基础的县域经销,农资企业应该不做县域代理,而是做到每个区县的全面直营,这样可以减少农资产品经销中的部分环节,为农资经销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更加可观的利润收入。农资企业应该保持“立足农业,发展农资”这一理念,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