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我们的餐桌,从毒生姜到镉大米,农产品安全危机折射出一个严峻问题:农业生产的源头被污染,土壤不安全了,如何确保粮食安全?现阶段,无疑到了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改良修复土壤的时候了。
近日,在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和山东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联合主办的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会暨腐植酸本源性功能肥料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提出,在改良土壤、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化肥利用率开展“维土革命”方面,腐植酸肥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吹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维土革命”的号角。
腐植酸吹响 “维土革命”号角
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长期过量施肥,化肥使用效应递减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耕地负载日益加重,土壤酸化、盐化、板结趋势明显,迫切需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同时探索保障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的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在本次召开的腐植酸本源性功能肥料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腐植酸改良土壤、增效化肥的优势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大家认为,在构建农业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腐植酸与肥料产业的结合将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孙志梅长期以来一直在基层研究腐植酸在山药、桃等经济作物上的施用效果。她表示,腐植酸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刺激作用,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同时还是土壤中污染物的“清道夫”,可以修复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其他有毒物质等的污染。一方面借助于腐植酸的吸附、络合(螯合)、氧化还原、弱酸性等性质,提高微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又可吸附、络合(螯合)、氧化还原等性质,钝化重金属活性,从而改良土壤环境。
她特别提出,由于长期大量施用无机化肥,我国土壤不注重用地和养地的结合,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和农业生产问题。譬如最近在业内引发热议的山东毒生姜事件的源头就在于土壤环境的破坏。在河北、山东等地,由于用地和养地平衡被打破,土传病害发生十分严重,不仅表现在生姜上,在山药、土豆等作物上都有明显表现,如果不用农药杀菌、杀虫,庄稼就没收成,而用农药,就有可能造成毒生姜、土豆等发生。为此,通过腐植酸等物质来改良土壤环境已迫在眉睫。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廖宗文也从有机-无机配合、补平作物养分需求碳短板的角度提出,腐植酸中含有大量可被作物充分利用的有机碳肥,可有效调控土壤微生态,通过施肥来解决土传病害、连作障碍等问题。
而事实也证明腐植酸肥料对农业促进效果明显,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通过腐植酸来改良土壤方面已经深耕6年,累计修复护理土壤超过2700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论坛上,该公司副总经理丁方军表示,该公司连续6年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过腐植酸肥的土壤明显结构稳定,水容量大。在花生、甘薯、苹果等作物上施用效果非常好,不仅作物产量提高,商品性也明显提高。
正因如此,与会专家表示,腐植酸对大、中、微量元素的增效缓释作用和其天然有机特性,成为与化肥结合的最环保、安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新品种之一,对优化肥料、农药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腐植酸肥料是传统肥料的最佳伴侣”,曾宪成认为,腐植酸源自土壤,作为肥料无环保风险的特色将弥补传统化肥不足。
腐植酸肥料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曾宪成告诉记者,实际上,我国最早有组织的腐植酸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腐植酸在农业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五大作用”,即腐植酸肥料中所含的腐植酸与土壤和农家肥料中的腐植酸具有同样性质,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作物抗逆性能、对无机养分起增效作用、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改善作物品质等。腐植酸在农业应用方面的五大功效确定之后,我国曾经大力推广过腐植酸肥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化肥不足导致的供求矛盾。但是受标准缺失、概念不清等因素影响,曾经轰轰烈烈的腐植酸肥料慢慢冷了下来。然而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各地对腐植酸肥料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腐植酸工业重新活跃起来。
在当前大环境下,腐植酸工业迎来发展大契机。业内也在进行着更深入的思考,怎样才能让腐植酸行业发展得更好。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太原)常务副主任张彩凤提出,要根据植物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来选择腐植酸品种,譬如作为植物生长刺激的功能,要选择生物小分子含量在总量中比例较大的腐植酸品种,如黄腐酸;而要达到缓释、保水、改良土壤、螯合微量元素功能时,尽量选择生物大分子含量在总量中比例较大的腐植酸品种,如相对便宜的黑腐酸,这样不仅效果更好,也充分考虑到节省成本、节约资源。此外,还要注意制备腐植酸的不同原料、不同制备方法对酶的影响不同,在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季节,同一腐植酸效果也不同,从而能够合理应用。
而孙志梅则提出,需要加强关于腐植酸的基础研究,譬如腐植酸本身的复杂性(分子无定论)、被修复对象的复杂性。在土壤环境修复中,什么样的腐植酸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要考虑到腐植酸钝化重金属之后如何从土壤中回收处理等问题。
此外,针对当前大规模农业种植、土地集约化发展的现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高灵旺表示,发展腐植酸肥料要放在设施农业生态系统配套体系内进行考虑,要利用腐植酸的基本特性,与其农艺措施密切配合,从设施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设施条件下作物生产的健壮性、设施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设施环境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方面来进行考核,优化设施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措施,建立合理评价设施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体系。
肥企在行动:发展水溶性腐植酸肥
据了解,近年来,腐植酸在改良修复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轻环境污染上的作用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通过发展腐植酸类肥料产品来适应现代农业对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要求,其中还包括一些过去专做传统大化肥的业内知名企业,腐植酸成为“十二五”期间农业领域最具活力的绿色农资产品之一。本次论坛上,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又增加了三家新成员,其中有两家都是一直以来在大化肥产业中响当当的企业——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介绍,截至2013年3月,在农业部登记的水溶性腐植酸产品累计1560个(其中“农肥准字”493个、“农肥临字”1067个),适宜的蔬菜作物包括白菜、菠菜、小白菜、芦笋、芥蓝、芥菜、甘蓝等绿叶菜类、薹菜类,西瓜、甜瓜、黄瓜、辣椒、番茄等茄果类、瓜类,胡萝卜、马铃薯等根菜类、薯芋类等三大类。
除了协会、企业和研究机构重视外,很多地方的农业部门也开始挖掘腐植酸肥料在土壤改良、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山东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站长高瑞杰就表示,作为我国重要产肥和用肥大省,目前山东肥料产业正经历战略转型期,因为农业种植要求升级,既要保证作物产量,又要保护土壤持续生产力,因此科学用肥十分重要,而腐植酸类肥料是方向之一,目前山东拥有各类复混肥、有机无机肥料生产企业2000多家,5000多万吨肥料生产能力,实际产量近2500万吨。其中腐植酸水溶肥企业156家,产能76万吨,产量26万吨,销售额17亿元。
而且,为了促进腐植酸行业发展,山东省还专门针对腐植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企业不加以活化、氨化等科学利用,直接推销褐煤、风化煤原粉,既不符合有机肥标准要求,施用效果也差,又打击了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败坏了行业声誉等行为进行了规范,专门制定了三条措施:一是用褐煤、风化煤原粉直接生产有机肥的不予办理登记证,二是把腐植酸科学利用作为有机肥升级换代的措施来抓,三是与山东农大肥业等企业联合作试验示范推广新型腐植酸肥料,借此来促进腐植酸行业大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现代农业的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土壤改良开始,而腐植酸作为解决途径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水溶性腐植酸肥料或将成为未来中国肥料产业变革的重要因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职能推广部门携起手来,高度重视,因势利导,让腐植酸工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