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海格尔木召开的“2013中国钾盐与钾肥科学技术交流大会”为参会者展示了我国国产钾盐开发技术的成果,会议期间的报告、参观和交流让业界对青海地区的资源利用以及国内其它地区钾矿的开发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记者了解到,参会代表对国产钾矿开发的规模之大和工艺之先进无不感到赞叹,同时,不少企业代表都表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我国钾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平衡国内钾肥资源和进口钾肥份额、如何推动钾肥市场的有序竞争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关注。本报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系列报道,从全方位的视角向读者呈现国内钾盐、钾肥行业的发展状况。
钾盐开发技术不断发展
我国拥有的钾盐资源分为可溶性钾资源和难溶性钾资源两种,其中,难溶性钾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但开发技术于近几年才有了突破。近年来,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钾资源虽仅占全球钾资源量的2%,但也为日后储备钾盐资源、生产钾肥产品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介绍:“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11年我国查明可溶性钾资源量10.693亿吨KCl,普遍存在于青海、新疆、西藏的盐湖卤水中,山东、河北、天津、江苏、辽宁地区的海水中,四川江油和湖北荆州探明的深部富钾卤水中,以及云南江城和山东大汶口探明的固体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些可溶性钾资源开采中,青海、新疆、云南等地区开采技术较为成熟,山东等地区的开采仍处于摸索阶段。另外,我国还拥有境外可溶性钾资源开采权,据不完全统计,在加拿大、老挝、泰国、刚果(布)、伊朗等国家拥有的探明资源量约103亿吨KCl,目前有18个海外钾肥项目在推进中,但只有老挝有4家企业已经投产,由于运输等原因,这些项目目前还没有产量反哺国内市场。
据介绍,难溶性钾资源在中国几乎各省都有分布,初步探明约有100亿吨K2O以上,其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我国国内钾盐资源的利用带来佳音。例如,富邦肥业使用的煅烧法是钾肥产业化最早的一种生产工艺,近几年市场销售和反映状况良好,现在产能正在从2万吨向10万吨发展。中科院研究使用的水热化学法于2012年11月拿到农业部登记证并开始产业化运作,目前应用于3条生产线,北京1条、河南桐柏明星公司2条。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的中温焙烧法生产钾钙硅肥目前在广东已开始兴建生产装置。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的水热碱法工艺目前已在陕西正在上3万吨的生产装置。山西紫光钾业公司应用的是转晶活化工艺,其钾硅肥去年已经由农业部技术推广中心给做了一年二季的全国肥效试验,今年还在继续中,20万吨的生产装置正在山西建设中,估计年底建成。安徽华岳公司使用的矿酸水热共浸与离子交换氟解工艺目前正在进行中试中。清华大学研究的微晶化工艺技术中试装置已建成,并推出产品,正在产业化运作中。总体来看,以上难溶性钾资源的开发、生产技术试验效果好,一些技术的生产成本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大多数技术目前还处于初试阶段,规模较小,一些技术还有待企业投资。
资源综合利用成为主调
对于我国已经成熟的可溶性钾盐开采技术而言,创新的方向便是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对于相对处于初期投放的技术,成熟工艺的经验更加重要,如何从开发初期就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国内钾盐开发的技术中走在最前列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逐渐完善着对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占有全国最大的察尔汗盐湖钾镁盐矿,探明储量600亿吨盐类,其中有555亿吨氯化钠、40亿吨氯化镁、5亿吨氯化钾、1000万余吨氯化锂,潜在经济价值12万亿元。对此,公司董事长安平绥表示:“长期以来,公司生产的产品品种只有氯化钾一种,其伴生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为此,我们确立了‘在加快主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转变发展方式’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快速、全面地推出了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盐湖产业结构,先后投资了500多亿元,以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为依托,以平衡‘氯’为核心,以盆地内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水电资源为支撑,以钾、钠、镁、锂、氯产品系列化和深加工为主线,遵循盐湖资源特性,优化资源配置,规划实施了一系列综合利用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完全是秉承循环经济理念,产品结构从单一的钾盐向钾碱、无机向有机、有机向精细化工、化工行业向有色金属跨越发展。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有氯化钾、碳酸钾、纯碱、金属镁、ADC发泡剂、碳酸锂、甲醇、聚丙烯等15种产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高度节能环保’和构建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盐湖工业园区要求与目标。”
同样,作为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也在重点加强可综合回收资源的利用。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探明储量的罗北区是一个液相矿为主、固液并存,并以钾、钠、镁盐为主的大型矿床,同时伴生有可综合回收的锂、硼等稀有元素的综合性超大型矿床。公司副总工程师谭昌晶表示:“罗布泊盐湖初步探明矿种储量包括硫酸钾15639万吨、氯化镁58136万吨、硫酸镁151200万吨,以及其它达到工业品位的氯化锂237万吨、三氧化二硼358万吨。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罗布泊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投罗钾公司着重进行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开发,建成了硫酸钾镁肥、硫酸镁工业性试验基地,老卤卤水提取镁、锂、硼中试生产线,走出了符合罗布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新道路。”
除了以上两家国内钾盐龙头企业的大手笔改革和大步伐迈进,大部分青海的生产企业也开始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整合小厂资源、增加副产品产值、注重回收利用等举措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先行者的经验也应成为小规模钾盐生产项目和新兴生产项目跟随的轨迹,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