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市顺义区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内,几架小飞机拖着“白雾”状的尾巴,在麦田上空穿梭。这是北京市植保部门利用新购进的低空施药器进行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的示范现场。
今年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麦蚜严重发生,吸浆虫局部大发生,白粉病发生呈加重趋势,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农业部主推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之一,可通过一次施药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的目的,是促进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据了解,2012年北京市建立20万亩小麦“一喷三防”示范田,亩均增产10.1%,为全市小麦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充分发挥“一喷三防” 的功效,要求药肥配比合理、作业速度快,因此专业化服务组织、现代化植保装备是必备保障。近年来,北京市组建了50支植保专防队,配备了多种新型大中型植保器械,提升了装备条件,提高了防治效果。2013年,为更有效地推进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植保部门引进了现代化多旋翼、单旋翼小飞机,探索低空无人专业化施药技术,力促冬小麦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比率达70%以上,以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同时减少机械作业对作物的直接伤害。
此外,北京市植保站还积极争取中央和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共计700万元,按每亩5元的标准实施物化补贴。根据小麦病虫发生的总体特点和趋势,采用有针对性的配方药剂,分别在冬小麦抽穗期和扬花灌浆期开展“一喷三防”。
(卢志军 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