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药行业亟待塑造“正形象”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胜利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5月21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主持,来自工信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以及全国各省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农药企业理事单位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通报了2012年农药行业运行情况及协会主要工作,并讨论了2013年协会主要工作安排,讨论并通过了新增补的4家理事单位、5家常务理事单位的决定。

  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就当前经济形势、农药行业政策及发展方向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通过解析宏观经济政策,探讨创新思维方式,开阔了企业高管思路。大会还重点针对近期发生的“毒姜”事件,禁用、淘汰高毒农药以及企业环保等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社会对农药的坏印象被进一步加深,虽然今年行业形势大好,多数人盈利乐观,但从业者依然感到委屈。频频出现的高毒农药使用、农残超标、环保污染事件让刚刚获得“新生”的农药行业再一次迎来了巨大社会压力。因此,健全和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建设,用“正能量”积极从正面、客观、科学的宣传农药的生产与使用对于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表示,正是由于中国农药大量出口,才使世界粮食价格不至于太高,大豆、玉米和棉花进口价格之所以维持现在的水平,与中国农药的出口关系很大。农药行业不应被随意冠以污染的代名词。同时,在改善形象方面,行业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企业在生产使用环节要注重安全环保、注重社会责任,保证在生产、运输和经销环节不出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科学用药的技术指导。

  孙叔宝强调,当前,农药被“妖魔化”日趋严重,农药行业亟需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宣传农药的科学使用,提高农药行业的整体形象,使社会公众、政府部门能够正确认识、消除社会对农药行业的不当理解;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加强相关责任关怀和科普工作的开展,加强监督和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逐步使社会公众改变对农药的印象,保护农药行业发展,进而保护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李德军所长介绍说,今年山东市场上抽查的农药产品质量,仍然没有根本好转甚至有下滑,人为的不合格产品比例在升高。当前确实有个别企业在三废治理方面、产品设计上添加隐性成分,缺乏道义上的自我约束。建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给行业正名,宣传巨大贡献,还得对行业内部的问题正视并引导规范。

  此外,出席本次会议的各农药企业的高管也积极呼吁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塑造行业的“正能量”。中化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彬认为,“毒姜”、“毒茶叶”及“毒豇豆”事件实际上更多的是农药在使用环节发生的问题,但是舆论导向常常归咎于行业,这是很不公平的。但也应该看到,行业内很多企业自律程度不够。改善行业形象,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社会对行业有误解,要让社会支持行业健康发展,只在内部发牢骚不行,必须在社会媒体上加强宣传,解决公信力问题,纠正行业影响。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辉表示,目前山东省37个化工园区,明确表态一个农药企业都不要,这极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行业除了靠自律外,一定要让社会明白农药保障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业部门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企业愿意在环保技术方面多一些投入,但实际的问题是国内企业在环保技术方面没有这个能力。”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兆云建议,希望通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与跨国公司在环保技术治理方面进行一些交流,提供给国内企业更多学习的机会。

  链 接

  增补理事单位名单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吴耀军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王现全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魏优昌

  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             吴克孟

  增补常务理事单位名单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何其明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高云跃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徐群辉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王伊莹

  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蒲建国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