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临时工又多新成员

子 思

  上周电视曝光了湖南镉大米事件,湖南省环保厅法制宣传处处长不负责任地说可能是肥料带入。作为氮、磷、钾三大主要肥料,氮肥来源于空气自然可能较小,钾肥带入可能也小,很多人就怪罪磷肥带入。先不说是不是真的是磷肥带入镉才使大米造成污染,这个“可能是肥料带入”的话,为何是从宣传处的领导口中讲出来,为何不是从环境检测的领导口中讲出来的呢?宣传处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为何说出此话,目的何在?难道需要磷肥这个“临时工”替罪吗?

  资料显示,我国磷矿中镉含量远远低于美国、摩洛哥(前者镉含量为24-120mg/kgP2O5,后者为55-120mg/kgP2O5),而我国磷矿镉含量在0.1-4.4mg/kg。我国肥料中的镉含量为0.1-2.9 mg/kg。我国绿色食品对使用的微生物肥料中的含镉限制在≤3mg/kg。美国磷酸二铵产品中的镉含量在8-105 mg/kg,摩洛哥磷酸二铵的镉含量在9.4-22.9 mg/kg。我国磷肥中镉含量都可以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镉含量限制线下,又怎么会污染湖南的水稻呢?那些曾经大量使用进口美国二铵的东北大米镉含量为啥不超标呢?

  其次,作为环保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对辖区内所有可能造成面源污染的工业污染源了如指掌,湖南、江西等地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地,比如说锌、汞和镉是同族,锌矿、汞矿伴生镉,金属冶炼过程中是不是会存在镉进入大气、进入水体,进入矿渣的可能呢?这些工业排放物是不是参与了农田污染?

  农产品出现问题,要沉下心来分析原因,实地考察、监测,找到真正的原因,帮助农民解决问题。而不是随口找一个替罪羊,让公众有了发泄口,从而忽略事情的真实情况。出现镉超标大米,要摸排加工过程是否带入,了解水稻生产过程,农业生产中的土壤因素、灌溉因素、空气沉降因素等,甚至要考虑水稻品种,为什么镉危害主要出现在水稻上。是不是水稻对它有着特殊的富集作用,然而一些新品种水稻是不是会把这种富集作用放大呢?

  食品安全不要停留在找“临时工”的层面上,虽然现在事情还没有明确的结果,但凡涉及到的行业都应该认真分析,排除各方面的污染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用“肥料带入”解决问题。从肥料来充当“临时工”这件事情上看,我们不仅仅要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更要有严谨,科学、客观的态度。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