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淡季出口关税遭遇国际需求疲软

《中国农资》记者 宋安勇

  本期嘉宾:

  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公司总经理  付绍群

  嘉宾观点:

  虽然国际市场销售对于氮、磷、钾等大宗肥料的销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近期国际供需方面的“爆冷”使得国内肥料生产企业在宽松的出口政策下,市场经营依然显得略微举步维艰。复合肥生产企业想要在市场当中取得先机,需要突破原料壁垒这道关卡。

  氮肥:出口预期并不乐观

  从氮肥和尿素方面来分析,夏季追肥工作即将展开,加之氮肥的出口期已经临近,这两重因素都形成了氮肥市场的利好因素。回顾去年底出口关税公布以来,“2013尿素出口年”的概念便深入人心。仅凭2%淡季关税这一条,就不难想象今年将会有多少出口机会。不过,从国内政策干预以及国际市场供求分析,再加上很可能出现的盲目集港行为。我们还是应该谨慎看待年内出口预期。

  反观国际市场,由于国际市场的销量下滑,对于出口氮肥形成了无形的也是最为直接的不利因素,加之目前市场上工业氮肥的需求量体现并不乐观,因而氮肥市场上不排除短期内价格小幅度下跌的局面。在当前形势下,各大氮肥生产企业如何把握住出口机会,在国际市场上扩大自身企业的出口份额,这是各大企业的当务之急。如果今后的市场上出现行情下行、价格下跌的局面,各大企业还需把握好内需和外需结合的营销策略。

  磷肥:受国际供需制约影响

  在磷肥方面,目前原料矿石市场和硫磺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了磷肥市场的低迷,不少生产企业因此显得活力不足,出现了开工率下降甚至是停车检修状况。从市场上有利的一面来分析,自5月16日开始,磷肥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出口期,这段出口期将会持续5个月。在磷肥出口期打开期间,出口磷肥的关税降至2%,出口关税的大幅度下调,是国家鼓励化肥产品出口,特别是解决化肥产品产能过剩的有效措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受到国际供需关系的影响,目前整个出口市场都比较疲软,出口销售对于磷肥的市场拉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以当前磷肥市场形势来看,国内市场的需求并不旺盛。现在面临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出口形势没有明显好转等三重因素,预计将来的磷肥市场走势不会有较大的改变。这样的市场形势想必会导致国内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而磷肥的市场价格不排除出现稳中下滑的趋势,不论是磷肥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相对会进入一个销售淡季的过程。预计在短时间范围内,国内一铵市场还会出现小幅度下滑现象。预计企业后期仍会承压前行,行情以下行为主。

  钾肥:价格维持相对稳定

  在钾肥方面,目前,国内市场钾肥报价基本稳定,边贸钾肥的进口量也相对不小。诸多企业和贸易商表示,面对如此低迷的市场,价格继续下探对新单的成交拉动也有限。目前不少的国产钾肥企业都在静候盐湖钾肥的新报价出台,而盐湖仍维持前期报价,60%氯化钾主流到站价为2580元/吨,延续去年“代储代销”模式。然而纵观国内市场对于钾肥的需求量是非常有限的,钾肥企业对于市场的后期维系相对比较困难。造成钾肥行业市场不利的因素还在于不少企业的托市心理比较强烈,加之生产厂家希望市场趋于稳定的心态,因此一旦间出现原料与生产成本的倒挂问题,将会给钾肥市场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

  对于化肥原料方面而言,受到整体化肥领域市场低迷的大环境限制,目前的化肥原料市场依然不太稳定,市场上的化肥原料销售不尽如人意。一些资源优势的企业,还能够完全地进行正常运营,而对于没有资源的生产企业,则会在化肥原料市场的飘摇中举步维艰。预计化肥原料市场在今年夏秋两季有下调的可能行,然而尽管原料市场下调,对于化肥生产的利好因素依然十分有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