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要用化学农药的眼光看待生物农药

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熊兴平

  2011年暑假,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希望孩子在农村度过与城市完全不一样的夏天。可是,父亲告诉我,老家已经很少见到萤火虫了,麻雀也越来越少了,田里的蛙声也很稀疏而落寞,这让我家孩子很失望。

  作为从事农药销售十多年的农资人,我觉得很愧疚。目前的种植业,基本上属于“化学农业”,由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化学激素主导的农业,而依托“化学农业”无法生产出无化学残留的食品。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有效利用率平均都不到40%,另外的60%被浪费在自然环境之中,河流湖泊蓝藻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化肥的污染。有关专家论述指出:我国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经达到环境容许的自然极限。近几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都是由于农用化学品的超量使用而导致的。

  由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激素、色素、防腐剂、抗生素和生长调节剂等一系列化学制品用于农业生产,几乎成了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一些隐毒、残效期长的化学品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的化学品含量超标,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消费信心。

  笔者认为,生物农药是可能的优化选择,化学农药则是最后的绝招,这是环保的需要,也是综合防治的需要,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生物农药,属于事前防范,防治成本低,毒副作用小;化学农药,大多数属于事后惩罚,防治成本高,毒副作用比较大。

  化学农药是最后迫不得已而出手的绝招,因为化学农药不分敌友地赶尽杀绝,容易滥杀无辜,局部地伤害了蜂鸟鱼蚕、蚯蚓、天敌、有益微生物、家畜和人等等,导致错杀或误杀,同时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其危害甚大矣。

  生物农药却能分辨敌友,明辨是非,不易滥杀无辜,更加人性化,就像儒道思想仁者爱人一样充满友好与温情,就像和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

  笔者认为,生物农药将在统防统治、植保专业化服务、政府农资采购、大型种植农场、绿色食品基地和生态有机农业等领域里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种植业的未来出路,不是化学农业,而是生物农业。传统农业依靠生物技术的升级改造,发展生物经济,建设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多维立体地利用土地和季节。

  因此,不能用化学农药的眼光看待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虽好,但已如下午两点钟之后的太阳,而生物农药则像早晨八点钟的朝阳。对待生物农药要多些耐心,多些宽容,多些关注;少些指责,少些苛刻,少些冷漠,不要把化学农药急功近利的思想强加于生物农药。当然,生物农药的市场营销需要新思维和新逻辑,千万不要穿新鞋走老路。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