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5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项利好政策保障生物农药大有可为


  201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生物育种和生物农药加强了进一步扶持,生物育种和生物农药发展前景也得到进一步明晰。 规划指出,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生产出绿色健康的放心农产品尤为重要。多年来,生物农药被国际植物保护界认为是取代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产品。因此,发展生物农药是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支撑。

  无独有偶,2013年初,国务院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加快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推动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专家认为,尽管生物农药的推广速度缓慢,目前在整个农药中所占的份额还比较小,但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年年亏损,年年坚守。湖北省生物农药企业家们却一直保持一个共识,生物农药是“朝阳产业”,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进一步重视,其前景十分广阔。“朝阳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业界与学界有许多反思与期盼。大家普遍认为,生物农药利国利民,政府应该“高看一眼”、“厚待几分”。

  “不但生物农药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部分替代化学农药的必然性,而且化学农药开发越来越难,也迫使生物农药加快发展步伐,充当农药生产的主力军。”据专家介绍,由于新药筛选成功率愈来愈低,对新药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新药筛选越来越困难。筛选化学农药的几率只有二万分之一,而生物农药的成功率是五千分之一。与生物农药相比,化学农药的开发周期3倍于生物农药,开发费用40倍于生物农药,注册费则是生物农药的100倍。这种状况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用更多的投入来开发生物农药。

  同时,随着全民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农药的推广必将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亟须加速生物农药发展。据了解,目前,瑞士先正达、德国巴斯夫、日本武田制药、美国孟山都等跨国公司已经进入中国生物农药市场。今后,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而且是国际大市场。因此,为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生物农药必须“有所作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