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预防小麦赤霉病确保小麦优质丰产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湖北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沿淮及以南麦区大流行;浙江北部、上海沿江沿海、河南南部及北部灌区、山东西南部、陕西关中东部偏重流行;西南地区东部、黄淮的其他麦区中等流行;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新疆伊犁河谷偏轻流行。病害预防适期,长江流域为4月中、下旬,黄淮和华北麦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常发区菌源基数显著偏高。春季调查稻桩子囊壳株带菌率,浙江宁海、象山高达15%,上海为10.3%,比上年同期偏高1-4倍;安徽为1.5%-8.9%,比前3年同期均值偏高54.8%-371.1%,比大发生的2012年同期值偏高51.7%- 350.0%;江苏为0.6%-2.6%;湖北汉水流域为1.0%-3.9%,高于常年同期;四川、重庆分别为2.2%、1.5%,高于上年同期。 目前,西南地区东部、湖北、安徽、浙江沿江麦区已陆续显症,发生面积168万亩。

  主产区品种抗性差。中东部大部麦区小麦生育期正常,部分地区由于受3月气温起伏影响田块间小麦生育进程不一,4月中旬末至5月上旬,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赤霉病主发区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是赤霉病易感生育期。据各地调查,赤霉病菌子囊壳发育进度迟于常年,略早于上年,但与小麦生育进程基本同步;预计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湖北、安徽和江苏南部及沿江、河南南部、浙江、上海为4月中、下旬,安徽和江苏江淮北部及淮北、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为4月下旬中后期至5月上旬,黄淮和华北南部麦区为5月上、中旬,与当地小麦易感生育期吻合程度高。

  淮河以南麦区将出现连阴雨天气。据国家气象中心测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长江中下游麦区将持续降雨,黄淮和华北大部麦区播种量大、田间郁闭,且普遍浇“灌浆水”,易形成雾霭、结露等高温高湿田间小气候,利于赤霉病侵染流行。

  (病虫害测报处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