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出版的《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一书中,笔者指出“分”和“营”不是文字游戏,是有内涵差别的。深度营销不仅在策略上对深度分销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更重要的是以“价值”和“效率”为落脚点,提出了重构营销价值链的“1P+3P”基本模式,进而形成了厂商价值一体化模式、立体渠道、“1+N”渠道等围绕渠道和网络建设的市场精耕细作具体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和改善盈利能力。适应深度营销模式的组织功能发育和营销队伍重塑是模式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基础保证。这也是作者10年来从事系统性、实战操盘式最底层的营销咨询指导理论和思维营养。
近年来,复合肥行业有两个典型变化,一是供过于求明显和品牌扩张加速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励和升级;二是农民进城和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者构成和行为发生变化。这两个显著的变化使得原来依靠经销商批发运作和销售政策做市场的厂家销售增长越来越乏力,怎么办呢?举一个农民种地的例子。最初开荒地,由于常年积累的、腐化的有机质较多,撒上种子,不用耕地,不用施肥,就会有比较好的收成,但是,几年后地也不肥了,可开荒的地方也少了,就要精耕细作了,要施肥了。目前,农资行业,尤其是复合肥、农药、种子三大种植类细分行业大都处于这个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开始普遍接受深度营销模式,开始意识到并进行渠道梳理、网络建设以及技术服务营销。
有方向、有思路、有方法,才能把意识变成现实,否则,方向就是口号。现在很多农资企业,包括复合肥企业实施深度营销就处于这种“口号”状态,能够有效落实到具体业务行为上很少。这种“口号”状态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口头动手脚不动。报纸媒体上说做终端、搞农化服务,实际上没有做,至多做几次造势活动,没有常态性做;二是理念动资源不动。最典型的就是请老师给经销商培训市场精耕细作的内容,没有相应的策略、政策和管理跟进。
大多数厂家都是不知道怎么做,没思路、少方法,“不能也而非不为也”。战略决定策略、决定组织、决定人事,企业实施深度营销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深度营销的具体路线和方针不清楚,做不好;清楚了,没有合适营销干部和队伍也做不成。再者,从企业运营来说,就是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经营要先行,管理要跟进,要交替协同并进,哪个过快了,结果都不会好。没有管理保证,经营走不长,会五花八门,会乱套;反之,经营不进步,管理也会无的放矢,会变成繁文缛节,甚至变成搞政治。
《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一书贯穿“经营先行、管理跟进”的基本思想,分为理念与战略篇、策略与方法篇、组织与管理篇,希望能够给读者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全面性介绍,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