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海南省植保站、海南省土肥站承办的“绿色农药及新型肥料科技下乡”活动在海南省琼海市成功举行。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查显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兼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秘书长栗铁申、海南省植保站站长李鹏、琼海市农技中心主任伍书钦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吸引了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植巨丰生态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国内领先的绿色农药、新型肥料企业的积极参与。此外,包括海南省各市、县农技中心代表、海南省植物医院各市、县基层服务站代表及琼海当地农户约300人也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据了解,本次“绿色农药及新型肥料科技下乡”活动主要围绕绿色农药及新型肥料在市场上推广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对海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深入展开。会上,海南省植保站高级农艺师陈玉俊、海南省土肥站高级农艺师黄顺坚分别介绍了海南省农药、肥料需求及管理现状,各受邀企业代表也分别就各自的优秀产品涉及的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等方面内容做了相应介绍。
此外,本次科技下乡活动还组织了农资企业产品、应用技术与用户对接会,既促进了各农资企业与经销商、农户之间的实际交流,又在现场通过介绍、解答、演示等形式直接向农户传递了绿色农药及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的推广效果及使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了让“绿色农资”走进农村百姓家。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 查显才:
“绿色农资”值得大力推广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农产品行销全国各地。海南省又是正在建设的国际旅游岛,凭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旅游和度假胜地。因此,绿色农资的大力推广对海南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社会也普遍关注。
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把优质、高效、安全的农药和肥料产品及其应用技术介绍到海南,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药、放心肥,为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
本次科技下乡活动的最大优势,就是农药、肥料企业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直接针对基层,面向用户,将优质产品及其配套的先进使用技术与经营单位、推广服务单位、使用单位对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本次活动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参会单位和人员覆盖面广。海南省18个县市农药、肥料行业的管理、经营、推广、应用等单位都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代表参加,与会单位及代表覆盖海南省农药、肥料行业的各个环节,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达到了宣传、推广优质适用产品和普及科学应用技术的效果;二是参会的农药、肥料生产企业来自全国各地,大都是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他们带来了绿色农药和新型肥料产品及配套的先进应用技术。产品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可以放心经营、推广和使用;三是本次活动一切从简,突出实效,达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 顾宝根:
“绿色农资”服务海南农业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是发展海南现代农业的有效探索。海南农业的整体发展不仅需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更承担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之前出现的“海南毒豇豆”事件曾一度引起了全国人民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因此,海南农业不仅要打造成绿色农业,更要保证海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要发展海南绿色农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推广和使用绿色、环保的农药和肥料,从而为促进和发展海南绿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本次科技下乡活动通过改变作风、深入基层、服务农民等相关举措,将农药、肥料生产企业、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经销商及农民集中到一起进行沟通和交流,首先,有利于扩大绿色农药及新型肥料的推广和应用;其次,确保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正确、安全使用,这无疑是对直接使用者农民的最大帮助;最后,相关的农资生产企业也能通过此次活动更好的拓展各自产品在海南农资市场的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总之,本次科技下乡活动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它充分体现了农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健康姿态。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基本上都是农药、肥料行业内的知名的大企业,在致力于绿色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的同时,能更多的将精力上升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层面上来,这本身就值得鼓励和表扬。同时,本次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来组织,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协会与企业共同推广绿色农药、新型肥料的信心和动力。
希望以此次科技下乡活动为契机,今后多开展相关有社会责任的社会活动,更好地为海南绿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好服务。
海南省植保站高级农艺师 陈玉俊:
科学、合理、安全用药
是海南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海南省种植业产业发展较快。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变化,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化学防治病虫草鼠害的面积不断扩大,农药使用量也大幅增加,对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光照强,热量丰富,冬季无霜,四季皆可耕种,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有着发展热带高效生态型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由于海南岛地处热带地区,温度高,湿度大,作物种类多,生态环境复杂,病虫害寄主多,食料丰富,极有利各种病虫发生危害。病虫无越冬期,属终年发生区,辗转为害。因此,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是可持续发展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重要因素。
“质量重如泰山,质量重于数量”是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无公害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生产是过程,检测是手段,要正确面对“产地准出制度”及“销地准入制度”。目前海南省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主要农产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突出,严禁不符合无公害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上市交易;二是主要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主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大对种植养殖基地的检测监控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从生产环节抓起,现代的栽培模式和科学的肥水管理,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机制,以及培训农民植保技术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方法。
海南省土肥站高级农艺师 黄顺坚:
开展农企对接,全面推广配方肥应用
肥料是农业主要生产资料,肥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肥料管理,既是政府部门实施市场监管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自2005年在海南省实施以来,得到了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欢迎的良好效果。施用配方肥料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提高技术到位率的主要途径,也是项目的最终结果。企业参与配方肥加工为海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地入户,提高普及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推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海南省积极探讨肥料加工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在海南省农业厅和教学科研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海南省土肥站积极引导肥料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需求,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的建立。海南省各肥料生产企业积极加入到配方肥的生产中来,主要生产通用型配方肥、水稻配方肥、甘蔗配方肥、橡胶配方肥、荔枝龙眼配方肥、香蕉配方肥、菠萝配方肥、瓜菜配方肥等8大配方肥。
通过多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带动,海南省的化肥施用量已经由2008年115.27万吨,下降到2011年的101.03万吨,施用量减少了14.24万吨,下降了12.35%。测土配方施肥在海南省取得了显著的效益,2005-2012年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为4615.94万亩,累计减少化肥投入(折纯)15.23万吨,平均每亩节本增效67.02元,节本增效总额30.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