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4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销售进入新时代(下)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李竹林

  服务营销企业的两大能力

  原有农资销售模式是通过卖产品赢利,新模式是双元模式:基本业务是卖服务,派生业务是卖产品。换言之,企业卖的是种植服务,要对施肥用药效果负责,难度更大,对技术服务能力、经营理念、品牌信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某公司给农户的承诺是只要每亩交一定费用,该公司负责从耕种、施肥、植保到收割、烘干的整套种植服务,并且确保正常年景的产量。为此,农资服务营销实施者必须具备两个能力:

  第一是要具备足够高的技术服务能力。熟练掌握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操作的服务能力。

  第二是要具备足够高的品牌信用能力。新模式下,农民的关注点将由产品质量转移到服务质量,农民在购买服务时,只能是根据服务提供者的商业信誉进行选择。服务提供者只有长期奉行“选料精良、配方科学、作业规范、价格公道”的经营理念,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品牌信用。

  农资企业

  如何应对服务营销模式

  服务营销模式对现有的服务与营销模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是促进现有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是争夺现有营销模式的市场份额,降低其盈利能力。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农技推广部门、专业服务机构都应正视新模式带来的新挑战,制订自己的应对策略。面对新模式,企业有五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无动于衷;二是将自身模式做得更好;三是采取针对性措施反击;四是接受新模式,采取双重业务模式;五是放弃旧模式,转向新模式,并使其品牌化。

  服务营销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基础肥料的平衡施用问题,大幅度提高产品性价比,进而解决大型基础肥料制造企业的持久盈利问题。因此,大型基础肥料制造企业应成为推进新模式的主力。

  可以肯定的是,二次加工型复合肥企业受新模式的冲击最大,这类企业应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与加工配送能力,提早转型为区域性种植服务提供商。

  大型流通企业目前普遍面临本地市场增长空间有限问题,与其长途奔袭,攻城略地,不如在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站在尽社会责任的高度,大力推进服务营销。

  中小型流通企业、终端门店应采取加盟转型策略,重点向终端配肥、物流配送、施肥用药作业转变。

  专业合作社应以此为契机,提供专业化的施肥、用药作业服务。

  农技推广机构应专注于提供测土、配方、技术咨询服务,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同时实现“农企对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提供有偿服务。

  总之,服务营销模式将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对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农技部门、专业作业机构的通力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国家也应该加大对新模式进行扶持的力度。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