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一款来自德国的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在各地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均取得了喜人的效果。相关试验数据表明,“碧护”是水稻种植中的必备农资产品,它不仅可以实现增产增收,而且可以减少杀菌剂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改善了稻米品质。使用过该产品的水稻种植户曾形象地比喻:“‘碧护’是实现水稻增产的‘发动机’。”
据了解,“碧护”在北方水稻的使用方式如下:
第一次种子处理或苗床使用,浸种3克“碧护”+1袋咪鲜胺(25%的10ml,45%的5ml)可处理种子50-80斤,浸种5-7天(正常温度),优点:御寒,发芽率高、发芽整齐、成秧率高,提高强壮苗势;苗床处理,3克“碧护”+杀菌剂或叶面肥喷淋处理100平米,优点:防病壮苗,尤其是减少低温对苗的影响,秧苗生长快、壮苗比例大。第二次分蘖期叶喷,即移栽后(5-7天),3克每亩(15000倍),缓苗快,减少黄苗僵苗,提早分蘖,有效预防水田除草剂的影响。第三次破口前一周结合杀菌剂叶喷“碧护”15000倍,优点:抽穗整齐,灌浆饱满,病害降低,有效防止寒露风对产量的影响。
“碧护”在水稻上解除药害的效果同样神奇。2003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植保室运用“碧护”对使用过除草剂出现药害的水稻进行了试验。通过对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的相关试验表明,“碧护”发挥的解药害能力十分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1.茎叶处理的试验:药剂有96%禾大壮、46%莎阔丹、48%排草丹、50%二氯喹啉酸、20%的敌稗、10%千金,用4倍于常规量进行处理。经药剂处理9天后,叶片有严重烧斑,叶片枯黄,心叶失绿。此时进行茎叶喷施“碧护”解救处理,每亩3g加水7-10kg。7天后观察10%千金、96%禾大壮解药害快。其余的解药害较慢。各处理水稻叶片明显变绿,生长点长出心叶。未喷“碧护”的20天后70%死亡。
2.对土壤进行处理的试验:药剂有30%阿罗津、15%太阳星、50%瑞飞特、10%草克星、30%威农、50%拜田净、10%金秋、50%田莠清、60%丁草胺。在水稻分蘖期于常规用量的4倍进行土壤处理。22天后进行叶面喷施“碧护”,每亩3g加水7-10kg。10天后观察,50%瑞飞特、30%威农、50%田莠清、60%丁草胺缓解药害慢,30%阿罗津、15%太阳星、10%草克星、10%金秋、50%拜田净解药害好,都能长出新叶。能够发生分蘖。未喷“碧护”的32天后70%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