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短短11年时间,开磷在没有国家直接投入资本金的情况下,自力更生搞建设,艰苦奋斗谋发展,资产总额从16.8亿元跃升到234亿元。
2003年,引进中化集团合作资金1.5亿元。
2006年,与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投资2.04亿元。
2008年,与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投资4亿元。
2009年,开磷成功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
2010年,开磷再次成功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
2009-2011年,开磷成功与8家投资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引进资金15.3亿元。
2011年,开磷成功发行4亿元中期票据。
一次又一次疾风骤雨般扩张和资本运作的成功,凝聚了开磷财务团队的智慧和付出,他们是开磷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功臣。
一路风雨一路情。多元化融资的数字是枯燥的,但袁毕家、倪伦、连青霞、梁柱、何凤云、冯才渊等开磷融资人却用自己的执着与勤奋赋予了这些数字以新的含义。虽然看上去只是他们融资人生的一小步,但却是开磷后发赶超的一大步。开磷和职工将永远记住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财务工作者的名字!
五、沸腾的小寨坝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前些年一位到过息烽小寨坝的作家,曾引用1259年前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的这首《秋浦歌》来赞美开磷息烽磷煤化工基地建设瑰玮壮观的场面。
小寨坝──开磷实现第一步发展目标的主战场,注定会成为世人目光聚焦的中心。
20世纪60年代,精明的美国人针对不同类别的土壤条件研制出一种高浓度氮磷复合肥——磷酸二铵。20世纪80年代,国内陆续对其大批量引进。它以养分全、后劲足等优点,改变了中国广大农户的传统用肥观念,在国内大受欢迎。但由于该产品技术开发难,资金投入大,许多厂商不敢盲目上马,国内只有少数厂家生产和销售。
开磷12万吨/年磷酸二铵工程是开磷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个关键项目。但要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国内同行业的技术封锁,化工人才的匮乏,发展资金的短缺……摆在开磷人面前的困难是多方面的。
2001年11月20日,开磷磷酸二铵工程在息烽小寨坝举行奠基仪式;2002年9月18日,该装置正式投产,并一次投料成功。开磷二铵工程仅用10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并以投资最小,建设周期最短,试车时间最省,受到国内同行的瞩目。
“别人花三五年时间才能建成的生产规模,你们竟然只用10个月就建成了,真是不可思议!”贵州省经贸委的一位领导考察开磷磷酸二铵工程后惊叹地说,“这项工程虽然没有政策扶持,你们是在因地制宜、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