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是全球唯一的阿维菌素生产和出口国,阿维菌素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农药杀虫剂和第二大出口杀虫剂品种。但这样一个被认为很有发展前途的农药品种,却正在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油膏污染等诸多问题。产业窘境、市场混乱、品质下滑似乎在其身上“交困”在一起。近些年来,有不少企业因经营困难出现亏损、减产或停产,阿维菌素失去了往昔的市场光环,“好药不能发挥更好作用”成为行业纠结之痛。
扩产膨胀,怎么总是一场欢喜一场忧
“如果把2004年和2011年作为阿维菌素市场发展的两个节点的话,市场分为三段,这三段的市场价格是:跌—涨—跌。而在跌与涨的背后是企业减产、停产与产能剧增的交替。” 河北金德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君这样看待几年来阿维菌素市场的变化,他认为产能过剩的市场等待它的就是价格的快速下跌。“企业疯狂扩产的兴奋头上肯定假想价格下跌也许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根据农药行业发展报告分析,2004年之前,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由于价格好导致产能过剩,随之价格下跌致使许多企业亏损减产或停产的行业悲剧。可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利益驱使还是诱使了一些企业盲目跟进。在2004年市场出现了极大供需缺口,价格大幅回升,接着2007年、2008年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后,新一轮产能大战又拉开,国内很多地区和公司蜂拥而至开发、生产和扩产,2009年底生产企业达到20余家,2010年全国产能增到4600吨,而当时实际市场需求只有2800吨左右,毫无疑问,供大于求的状况引起2010年5月份起价格大幅下跌,到2011年4月后,价格已降至成本以下,严重的成本倒挂导致一些原药厂家陆续减产、停产,行业再次陷入困局。
“上马新项目并非企业头脑一热,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有一些肯定存在投机短视行为。当好东西价格好,还不愁卖时,企业追逐利润上马新项目就像大卖场中为了捞便宜蜂拥而至的抢购人群,市场开始失控。”河北胜大伟业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兆认为,企业的决策是有限理性的。“价格涨了,就忙扩产;跌了,就被迫减产、停产”,“有规模的企业希望据此行业能洗洗牌,而小企业就是跟随,为了挣钱,希望能多分得市场一杯羹。这么容易赚的钱,都想挣一把。目前,市场价格较之前有些抬头,主要以稳定为主,相关生产企业开始准备开车。会不会又出现新一轮过剩,还要观察。”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表示,中国农药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靠上规模、拼产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由产能扩张走向研发驱动和营销创新,由注重生产制造走向注重渠道拓展。农药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使行业由过去的普遍都能够生存向强弱两级分化转变,强势企业以及优势品种,会越做越强,而弱势企业及弱势品种会越来越难。
油膏禁用,应当是一针清醒剂
阿维菌素行业正处于困境之际,2012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知(质检执督【2012】18号),将阿维菌素油膏问题作为重要案件督办,各省对部分阿维菌素原药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6月25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农药)【2012】140号文件,要求严格加工原料的控制,不得违规使用未经登记的油膏配置制剂。
阿维菌素油膏是阿维菌素原药提纯时产生的副产品。此次事件的关键点在于企业用这个副产品,也就是用阿维菌素油膏,替代部分阿维菌素原药用于生产乳油制剂。
在记者调查时发现,事情并非禁用这么简单。首先,油膏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据了解在2007年阿维菌素在水稻上大量推广并使用后,副产品油膏就已经开始被当作原药来调配乳油制剂。
其次,油膏可不可以进行替代生产呢?据业内人士介绍,从环保角度考虑,油膏中杂质或不明成分太多,是否存在危害至今未能确定。国外并未有油膏替代原药调配制剂一说。
再其次,油膏为什么用于了替代生产呢?行业普遍认为是,一方面,油膏杀虫效果优于精粉;另一方面,用油膏调配制剂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用精粉。
最后,油膏禁用后企业都担心什么呢?有企业表示,若禁用,会造成阿维菌素系列产品的药效普遍下降;有的表示,一旦禁用,阿维菌素价格将上调,会增加农民的使用成本,同时,产品的优势将不再,只能将市场拱手让给外企产品;有的表示,若油膏禁用,由于阿维菌素是农药和兽药的原料药,产业链长,范围广,将涉及全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
记者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获悉,阿维菌素产品协作组骨干企业已主动向协会缴纳了一定的科研费用,开展一系列相关试验,希望从油膏中提取更多有效成分,降低油膏产出率。同时,正委托有资质的科研单位对阿维菌素油膏的组分进行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影响相关数据试验,在专家分析论证后,制定产品标准及申请登记。
一位发改委的官员曾表示,中国的农药企业缺乏竞争的大思路和大结构,同时,也缺乏慎独的品质。分析原因,不完善的市场给企业养成了善于钻空子、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抢位发展的观念,出现了急功近利、拿着歪理与政策博弈、市场投机的行为陋习。
绿色生态时代应是农药发展的春天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表示,“行业反思的时刻到了。阿维菌素行业现在需要调结构、树品牌、练内功。”
透过2012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报告可以看到,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联合各主要农药品种协作组成员单位对各主要农药品种就市场概况、生产工艺、产业链、剂型、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等,分别进行深入分析后,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
从阿维菌素生产技术看,发酵部分要提高原料质量,寻找性价比更好的替代品和实现工艺优化和精细控制;提取工艺要提高B1收率的技术研究,提高储存的稳定性,注重产品的新形态和精细包装;设备配置上,最近几年,各企业重点加强了溶剂回收和包装环境和设备的升级改造,进一步降低了提取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剂型发展上,采用环保型溶剂生产乳油,以减少有机溶媒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尽量降低油膏产出率,减少对环境污染和生产者、操作者的健康危害;同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菌种,提高发酵效价和B1组分含量,从源头上解决杂质问题;培养基优化,原料质量优化以更适合目前菌株的发酵效价。目前,阿维菌素部分企业开发了利用环保型溶剂醋酸仲丁酯替代甲苯类溶剂的油膏,正在市场上推广。
从上述细节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行业的要求,无论是从发展的细节还是从发展的格局上,目标都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有序。目标有了,企业也正在行动,作为阿维菌素协作组组长单位,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每年还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5%以上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并提出了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市场网络、转变经营机制、提升盈利能力的企业经营发展思路。
现在,开发、研制和推广绿色农药,已是世界各国农业努力的方向,中国农药也必将进入绿色生态时代,阿维菌素应该成为绿色农药的代表之一,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