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产生秸秆7.28亿吨,养殖场畜禽粪便10.36亿吨,绿肥1.12亿吨(7680.53万亩),农家肥19.91亿吨,商品有机肥1579.53万吨。
秸秆资源中,玉米占31%、水稻占27%、小麦占16%、薯类占5%、豆类和棉花各占4%、油菜占3%、杂粮和花生各占2%、其他占6%。
在统计的粪尿产量在100吨/年以上的566308家养殖场中,养猪场271986家,养殖数量35968.69万头,粪便总量43725.67万吨;养鸡场271986家,养殖数量538920.80万只,粪便总量13676.67万吨;养牛场41791家,养殖数量22469.03万头,粪便总量33968.18万吨;养马场361家,养殖数量482.24万匹,粪便总量2053.80万吨;养羊场75715家,养殖数量17686.45万只,粪便总量2053.80万吨;其他养殖场1478家,养殖数量182.00万只,粪便总量9.08万吨。
在统计的2282家有机肥料厂家中,有机肥料工厂986个,设计能力1338.79万吨/年,实际产量698.04万吨/年;生物有机肥料工厂296个,设计能力422.05万吨/年,实际产量190.03万吨/年;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工厂809个,设计能力1599.07万吨/年,实际产量653.445万吨/年;其他肥料工厂192家,设计能力122.40万吨/年,实际产量88.01万吨/年。
我国每年秸秆处理量为4.89亿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量6.93亿吨,绿肥施用量1.11亿吨,农家肥施用量14.59亿吨,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579.53万吨。
我国每年产生的秸秆中,69%用于还田,11%通过其他途径得以利用,15%被焚烧,5%被弃置乱堆。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直接还田(40%)、过腹还田(26%)、焚烧后还田(18%)和其它方式还田(14%);还田模式包括: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堆腐还田、沟埋还田、过腹还田。
我国压青还田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有:湖南884.29万吨、福建263.80万吨、贵州639.90万吨、湖北260.95万吨、广西535.87万吨、浙江250.85万吨、江西456.81万吨、江苏228.70、云南335.61万吨、山西165.81万吨、安徽330.00万吨、四川113.40万吨。
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中,有18%的被处理利用,82%的都未经过处理。其中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堆沤处理粪便,占83%;工厂化处理处理粪便,占10%;沼气化处理处理粪便,占7%。商品有机肥中,年实际用量仅占48%,有52%的生产能力未被利用。在使用的商品肥中,有机肥料占46%,生物有机肥料占1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占38%,其他种类有机肥料占5%。农家肥利用中,总量的75%被利用,剩余25%的资源未被利用。
2006年,6个省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方式投入秸秆还田项目0.17亿元;2007年,12个省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方式投入秸秆还田项目0.2亿元;2008年,13个省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方式投入秸秆还田加绿肥项目0.2亿元;2009年,超过15个省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方式投入秸秆还田加绿肥(有机肥补贴)项目3.2亿元。2011年有机质提升项目财政支持达到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