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并购原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当年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江西贵化重组后,更名为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的管理模式下,2012年,江西六国化工公司磷复肥产销量同比增长三成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7亿元,企业呈现出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笔者日前采访了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细安,对公司重组后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承上启下 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
特约记者:在经历了重组后,贵公司在发展的战略规划上有哪些调整?
洪细安:原江西贵化并入六国化工,既是华东市场磷复肥资源的整合、品牌的强强联合,更是国内两家大型磷复肥企业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融合,对做大做强我国磷复肥行业具有积极意义。把原企业名称中的 “化肥”改成 “化工”,旨在拓展思维、拓展思路、拓展思想,努力将公司拓展成为包含新材料、高科技板块的创新型企业。
去年一年,我们围绕“治理、整顿、巩固、提高”,对公司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经营机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等进行了区域性整合,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和成绩。今后,我们要按照“坚持挖潜内涵、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良性循环”的整体布局,利用现有的、已形成的产业平台和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以肥为主、磷化工和氟化工两冀并进、肥化并举的可持续转型发展之路,通过纵横产业链的延伸形成种类众多、附加值高、颇具规模的精细化工产品体系。公司计划到2015年共投资10亿元,打造江西省最重要的磷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实现重质量、求效益的转型
特约记者: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您认为化肥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洪细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明确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根本目标。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磷复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信心不足、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的大背景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加快走上重质量、求效益的发展新轨道,这才是王道,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实现重质量、求效益的转型发展,必须坚持做到“高、优、美”。所谓“高”,就是要高起点,站在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企业的未来。“优”就是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优质项目,例如工业级磷酸一铵既是磷系阻燃剂,又是高浓度、高纯度复合肥,它既可作灭火器的灭火剂,又可作保温材料的添加剂,还可作为农作物的叶面肥。由于工业级磷酸一铵对大气层臭氧没有破坏性,近年来,国际上逐渐以它作为新兴灭火剂,取代对臭氧具有破坏性的哈龙,因此,工业级磷酸一铵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可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选定项目。“美”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要求,建设“美丽化工企业”,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约记者:贵公司是如何规划转型发展的?
洪细安:项目选择和建设,是转型发展的保障之举、动力之源。因此,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加快新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公司年产10万吨精制磷酸盐等一批新项目已经通过环评,场地“四通一平”也已基本完成,2月底将集中开工。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深化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向管理要效益,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对磷酸浓缩系统等一系列技术进行,彻底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加快发挥现有装置潜能,获得实打实的质量效益增长,夯实企业转型发展基础。
特约记者:贵公司在转型后的目标是什么?
洪细安:江西六国化工公司今年初步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产销化肥72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今年,我们要着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集中力量解决瓶颈问题,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公司稳中求进,扭亏为盈,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生产上要稳定装置生产,提高运行质量,进一步释放装置产能,发挥装置规模效益;合理分配磷酸资源,多生产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好的品种;着力降低物耗、能耗。
营销方面要精心运作市场,提高营销效益,以实现产销平衡为总体原则,做好目标销量层层分解,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灵活制定政策,不断巩固成熟市场、拓展潜力市场、开发空白市场。抓住化肥出口政策调整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要进一步整合营销网络渠道,加强终端网点建设,在经销商代理模式和驻点直销模式上寻求互补共进,积极调整创新。
总之,要完成这个年度工作目标,需要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人要有精神,更要有斗志,要用心做事,通过奋斗、努力,一定能实现更高的目标!
市场稳定运行还需政府支持
特约记者: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应怎样使化肥市场稳定运行?
洪细安:每年的秋季过后,国内磷复肥企业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艰难。虽然国家对磷肥淡季出口关税政策有所松动,但松动的尺度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应该加大对磷复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放宽磷肥淡季出口关税政策。就像水库的水量饱和了,如果总是加堤围堰,难免出现“管涌”或“漫堤”,只有开渠放水,让水随渠流,才会安全、和谐。
原来,国家实行磷铵补贴政策,企业每生产1吨磷铵,国家补贴100元。后来国家取消了这一政策,将这块补贴转移直补给了农民,这样,企业实际上获得政府的支持就相对减少了。2004年底,国家开始推行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虽然储备量逐年增加,这两年总量维持在1600万吨,而这个量对于国内整个化肥行业来说,仍然是僧多粥少。去年,市场上化肥淡储就没有像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热起来,给企业的仓储、物流、资金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行业联合会还是应该多为企业鼓与呼,呼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化肥淡季储备制度。
此外,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强对化工知识的宣传、普及,消除民众特别是化工企业周边的民众对化工的恐惧和排斥,增进他们对化工的了解、认知。化工生产有它的特点,必然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只要企业依法依规、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