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2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药企业应重视农药品牌的打造

王腾飞

  近年来,农药市场鱼龙混杂,假药、劣药、违规用药等现象不时出现,诸如毒豇豆、毒韭菜、西瓜膨大剂、驱蚊花露水等,一度让农药产品集体陷入被“妖魔化”的尴尬境地。问题的一个重要症结在于品牌的缺失,解决的办法仍在于品牌的打造,要引导农药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者使用品牌农药产品。

  对于农药产品而言,品牌的含义不仅意味着质量和效益,更意味着社会责任。农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其本身带有的毒性也可能对人畜与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险,这就决定了品牌农药在最大限度发挥防控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的危害。

  品牌农药的发展需要管理、生产、经营等各环节的通力协作。从行业管理部门来看,要强化农药登记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召回制度等,为发展品牌农药保驾护航;从生产企业来看,既要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也要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从经营者角度来看,需要增强推广和宣传意识。

  “品牌农药必须是对病虫草害高效,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环境友好是品牌农药的发展方向。” 农业部药检所进出口处处长叶贵标日前对我国如何发展品牌农药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以质量为本。目前,我国农药有效成分质量基本上能得到保证,但在杂质水平,以及乳化性、分散性等辅助指标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尚有不少差距;第二,以服务为手段。农药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把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作为创品牌、发展品牌的有效载体。第三,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由于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危害职业健康、污染企业周边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的风险。企业要树立对股东负责、对职工负责、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品牌农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即将正式发布,新引入的取消临时登记、设立经营许可、增设专供出口登记、加大市场监督力度等内容将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的品牌农药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此外,以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发展也呼唤着品牌农药。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变革,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规模化、科学化、合理化采购、使用农药的方式将会成为趋势,将把假冒伪劣农药逐步驱除出市场,品牌农药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