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2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化服务谁是主体

子 思

  看到报道,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授牌成为“全国农化服务中心”,但笔者总结发现,大多数获得“全国农化服务中心”授牌的都是生产企业。前些日子某组织评选百名农化服务专家,119名候选人中大多数都是化肥生产企业或者流通企业的人员,只有很少部分是政府农业三站的推广人员。对此,笔者就有疑问,我国农化服务队伍的主体到底是谁呢?

  按理说,应该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农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技推广系统的人似乎成了农化服务体系的补充力量。否则为什么农业推广服务站没有被评为“全国农化服务中心”呢?为什么大多数农化服务专家都来自企业的推广系统呢?

  总结多年来,笔者在业内走访时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不论哪家企业,谈到农化服务一般都和营销挂钩,农化服务是作为销售的铺垫工作,销售的“先锋部队”。没有服务,产品销售很难顺利推广开来,服务已然成为产品的附加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进行农化服务的原因,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挂牌成为“全国农化服务中心”,越来越多企业农化服务人员受表彰的原因。

  笔者认为,现在国家鼓励越来越多的主体进入到农化服务的行列中来,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完全依靠企业成为农化服务的主要力量,是否也会存在问题。毕竟企业进行农化服务多少还是带有一些“功利性”。笔者以为,农化服务是要为我国农民、农业服务的,服务的好坏应该由农民说了算,评不评奖并不重要。笔者就认识一位农技人员,经常下乡指导农民,一到秋季收获的季节,家里放满了各地农民送来的土特产,这些土特产不会挂在门外炫耀,更不会挂在墙上让每一个进门的人看到。但是,这才是农民对老师付出服务的一种最好的评价,它的价值不是牌匾、称号可以替换的。

  农化服务主体应是我国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国家财政给他们薪水,他们的工作就是对各地的农民、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农化服务队伍建设只是社会上农化服务体系的补充,通过评选来刺激服务人员积极性是好的,规范服务队伍服务质量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连主次都搞不明白,“全国农化服务中心”、“百名农化服务专家”的评选必然闹出笑话。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