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亿开磷之路

刘建雄 官正强 罗 伟

  站在新世纪新起点上的开磷新一届党政班子深知,要走出困境和实现“三步走”发展目标,出路在改革。2001年1月9日,开磷《内部过渡性改革实施意见》下发,一场决定开磷前途命运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对于改革,开磷人并不陌生。然而,这一次内部过渡性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开磷历史上前所未有。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当某种新东西出现时,也许会引起惊异,但决不会受到普遍欢迎。”开磷改革方案一出台,就处于社会毁誉交加的争论漩涡中。

  有人说:“开磷的改革过了头,这样搞下去会将企业搞乱、搞垮,最后看他屈庆麟如何收场?”屈庆麟坚定地回应道:“自古华山一条路,开磷唯一的出路在改革。”

  有人凭借以往几次改革流产的经验讥讽道:“这次改革肯定又是‘狼来了’,真是拍簸箕骇麻雀,吓唬谁呢?”屈庆麟一笑置之。

  还有人说,屈庆麟是“资本家”,特别是对清理在册不在岗人员,被说成是“对工人太狠”;对“有产量拿工资,没产量不拿工资”一项,被认为是“不管工人死活,是破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过去都是“没有产量借发工资”。

  屈庆麟的回答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工钱、工钱,做工才有钱!没有生产出产品,哪来钱发工资?”

  的确,作为一个地处独立工矿区的老矿山企业,长期形成了人员包袱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内部人际关系复杂的局面,要改革谈何容易,改革之后人又往哪里去?开磷的改革搞了好多次,但从来没有人敢动真格,原因就在于此。

  改革攻坚,说易行难。改革首先从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开始,凡是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家属,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年纪轻的,都带头下岗;集团公司处级干部的家属,凡是符合下岗条件的,也带头下岗。8名集团公司领导,当时就有5名领导的家属主动带头下岗,其中1名领导的家属年龄刚刚38岁。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广大职工看到领导干部的家属都带头下岗,知道这次改革动了真格,三项制度改革的坚冰渐渐融化。

  开磷大刀阔斧的改革风生水起,被省里分管工业的领导知道后,这名领导深表忧虑,连夜给屈庆麟打电话:“你老兄改革的力度是不是太大了,开磷离贵阳的距离近得很,一旦出现问题,恐怕会影响省城贵阳的社会稳定。”

  省领导的担心并非多余。因此,在事前就做了大量工作。屈庆麟在改革动员大会上苦口婆心地用“漏船摆渡”原理说服大家:“开磷如同一条载有10000人的大船,现在这条船已经漏水了,只能承载一半人渡河,所以只好让船上的5000人先下来呆在岸边,等把另5000人渡过河,修好船后,再回来渡他们。我们不搞买断工龄,绝不把一个职工推向社会。”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