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正大2013台湾峰会在台北圆山饭店隆重举行,会上,台湾肥料龙头企业——台湾肥料公司副总经理黄丽嫒做了有关“台湾农业及肥料发展情况”的专题报告,让与会代表对台湾肥料的发展有了全面认识和了解。尽管台湾肥料产业发展与大陆肥料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合理施肥及肥料管理等方面对大陆肥料发展有很好的启迪与借鉴。
台湾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大幅调整农业政策,改变过去重视“量”的增加,而转向“质”的提升,将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的改善相结合,试图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1984年,台湾提出发展“精致农业”,即发展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1990年,台湾提出“农业零成长”,农业发展重点转向发展新的优良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
据台湾农业年报显示,自2004年以来,台湾耕地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 2004年为83.5万公顷,2011年为80.8万公顷,水田及旱田约各占50%,其中水稻每年一、二期作收获面积约25万公顷,蔬菜种植收获面积约15万公顷,水果种植收获面积约20万公顷,杂粮约8200公顷,花卉种植面积约1.2万公顷,牧草及绿肥作物种植面积约17万公顷。
台湾农业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逐步向知识农业、服务农业发展。知识农业,即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如在台湾农业推行生产履历,即通过咨询平台,上网可以了解农作物是从哪儿生产、何时施肥、何时包装、何时出厂。服务农业,将观光和休闲农业相结合的一种创意服务型农业,如建休闲农场,供都市人休闲养生,体验农业生产。新兴农业的发展呈现两极化,一方面转基因作物生产,另一方面有机生产。这对肥料产业趋势及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肥料企业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台湾肥料:趋向复合化、有机化
据介绍,台湾肥料经历了由单质肥、复合肥到环保、有机、生物有机肥方向发展。台湾肥料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950年以前,第一代产品为单质肥料,如硫酸铵、尿素、氯化钾,磷肥为粉状过磷酸钙和粒状过磷酸钙,作为一般作物基肥施用。1960-1980年代,第二代产品转为以复合肥料为主,主要为亚磷基复肥和硝磷基复肥。早期亚磷基复肥生产技术产品颗粒为混合凝聚性状,目前在台湾销量还比较大。硝磷基复肥生产技术产品颗粒为黏合性状。1990年代,第三代产品主要为液体肥料、速效肥料、有机复合肥。2000年以来 ,第四代产品以有机质肥、生物技术肥为主。其发展主要呈如下特点:
一是近五年来台湾用肥总量在减少,且复合肥用量在增加,单质肥用量在下降。2007年,台湾用肥总量1041690公吨,其中复合肥为643311 公吨,占总量的61.8%,单质肥为398380公吨,占总量的38.2%;2011年用肥总量为990170公吨,其中复合肥为671593公吨,占总量的67.8% ,单质肥为318576公吨,占总量的32.2%%。
二是2004至2011年化学肥料每公顷施用量有递减趋势。台湾农业从促进生产到精致化,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的化学特性和理化特性产生了一些影响,因而在台湾合理化施肥的推广受到重视。肥料施用量由2004年的1526公斤/公顷减少为2011年的1233公斤/公顷。
三是目前台湾地区用肥趋向复合化和回归有机化,注重合理施肥,不仅要给作物提供养分,还要起到改善土壤、促进作物养分吸收以及抗病等功效。如生物技术肥料,即含有活微生物或休眠孢子及其代谢产物之制剂,对植物具有特定效果的肥料。生技肥料有三种形态:一是有机复合肥料,即将微生物、复合肥、有机质结合在一起的固体肥料。二是生技有机肥料,即将微生物、有机质复合在一起的肥料。三是生技营养剂,即将微生物、化肥、有机质结合为一体的液体肥料,做滴灌和叶面喷洒。
目前,台湾生技肥料的开发、设计注重三原则:一是“预防医学”原则,即产品不仅给作物养分,还要从人类健康角度考虑,降低植物罹病率。如开发功能性生技肥料。二是“内外兼修”原则,做到建立诱导植物体内抗病机制和营造外部防病环境。三是“双重保障”原则,新产品要起到促进作物生长和防病的功效。
肥料管理:人性化、精细化
台湾肥料包装、标识及管理呈现人性化、精细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针对农村劳力老龄化的问题,肥料包装由40公斤/袋改为25公斤/袋,以方便农民施用。据2000年普查,台湾农业人口中,超过50岁的占70%以上。二是包装除标明NPK大量元素外,还明确标明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铵态氮等形态的比例,以便于农民针对不同作物合理选择施用肥料。三是在仓贮管理中导入产品矩阵式色系管理。针对过去肥料产品包装非常近似,造成仓储辨识上的困扰,且已无法引起消费者视觉感动,为此,导入产品矩阵式色系管理系统,原则上同一系列产品具相同底色规划,而不同系列产品间,同一编号,也具有同一编号颜色,形成极易辨识的交叉矩阵,极大方便肥料仓储管理和农民施用。四是智能财产权保护,除了实行商标登记、产品专利登记外,还实行图腾著作权登记。据了解,过去台肥肥料产品包装及海报等常遭竞争厂商模仿,为此,针对新型肥料产品包装及海报申请著作权登记,以防仿冒。
台湾肥料公司副总经理黄丽嫒最后强调说,无论发展何种肥料,都要回归到人类幸福和生态平衡,都要为实现永续农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良性循环而努力。
相关链接:
台湾肥料公司为台湾最大肥料生产厂家,年供应肥料约一百万公吨,市场份额占台湾肥料市场的71%,主要产品有硫酸铵、过磷酸钙、硝酸铵钙、复合肥料、有机肥料等。作为台湾肥料龙头企业,台湾肥料公司肥料的发展史基本上也就反映出了台湾肥料的发展历程。
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46 年 5 月 1 日,开始推动复合肥的施用。该公司原为台湾经济部所属国营事业之一,在公营时期为配合政府农业政策,一直以经营肥料产品等为主,历经五十余年经营发展,建立了台湾最具规模的现代化肥料生产事业。在台湾积极推动公营事业移转民营政策下,该公司于 1999 年 9 月 1 日正式移为民营,成为一家上市民营公司,辖有基隆厂、新竹厂、苗栗厂、高雄厂及花莲厂等五个生产工厂 。目前,肥料生产整合到台中总厂, 五个生产厂在逐步向高科技产业、生物科技、环保能源等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