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2年我国农药大宗产品市场盘点


  责任关怀助力百草枯成长

  百草枯是快速触杀型灭生性的联吡啶类除草剂,由于其杀草谱广、起效速度快、使用方便、不杀根、能保持水土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100多种作物上得以应用,其全球用量仅次于草甘膦,是第二大除草剂。1962年在英国首先上市,1978年引入我国,已在全球服务了整整50年。据了解,百草枯2011年全球销售额达到6.4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9.4%。中国以超过5.6万吨的产能、近4万吨的产量代表了全球百草枯产能和产量80%的份额,成为全世界百草枯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

  百草枯的滥用、误服,尤其是百草枯中毒后的无法医治成为百草枯的“喀硫斯之踵”。 世界上许多组织和国家禁用和限用百草枯的呼声越来越高。2012年4月,农业部、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第1745号公告,为百草枯水剂撤销登记、停止生产和使用列出了时间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组织了10家百草枯主要生产企业于2011年6月16日成立了百草枯社会责任关怀工作组,募得1000多万元资金开展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工作组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到目前为止,除工作组发起单位先正达、红太阳等十家企业外,已有更多百草枯制剂企业申请加入百草枯工作组。

  据统计,2012年前10个月,百草枯母药每月产量都在3000吨上下波动,总产量32234.59吨,与2011年同期产量基本持平。2012年上半年整体销售好于下半年。前10个月百草枯价格呈现一路上涨的趋势,10月份价格已经达4.7万元/吨(折百价)。

  三嗪类除草剂发展平稳

  三嗪类除草剂作为除草剂中的一个大类,同样也历史悠久,主要品种包括莠去津、莠灭津、特丁津、特丁净、西玛津、西草净和扑草净。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中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国内的产量达到6万吨,其中这三家主要企业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就产能而言,潍坊润丰2万吨、山东滨农2万吨、中山化工5万吨,三家企业的总产能达到9万吨,完全能够满足全球的需求量。然而,还有企业新建了年产2万吨的装置投产,产能过剩显现。2011年,莠去津全球销售额达到3.7亿美元,与2010年持平。2012年1-10月,国内莠去津的累计产量达到56553.84吨,累计销售55730.87吨,价格稳定在2.2万/吨左右。

  三嗪类除草剂发展一直相对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1.环保型制剂WDG会成为主流。目前水分散粒剂的成本已接近可湿性粉剂,且所用助剂也已实现国产化,所以未来水分散粒剂将逐步取代可湿性粉剂。2.该类产品目前的需求量相对稳定,随着南美洲一些国家在转基因作物上的种植,近几年在转基因作物上抗草甘膦杂草的出现促使三嗪类除草剂的用量回升。另外,三嗪类除草剂还可与其他产品,如酰胺类除草剂、肥料等混配使用,从而增加了该类除草剂的用量。3.开发三嗪类除草剂的新用途,比如非作物类的,林区、牧区甚至矿区有些应用,另外在灭藻、苔藓类等跨行业的应用等。4.废水处理将是今后生产企业的工作重点。

  乙酰甲胺磷出口量提升

  2011年乙酰甲胺磷新登记企业25家,2012年第一季度新登记企业为6家。目前,登记企业一共112家。截至2011年8月,国内乙酰甲胺磷的产能已超过3万吨。2011年的产量约为2.5万吨,其中60%以上用于出口。2011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85亿美元,同比增长7.5%。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10月,国内乙酰甲胺磷产品累计产量达到19064.49吨,销量为11020.28吨。

  目前乙酰甲胺磷的生产工艺已逐渐成熟,质量大幅度提高。而现在我国技术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乙酰甲胺磷含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99%。

  虽然各生产企业仍存在技术水平上的差异,但总体已与国际接轨,所以近两年乙酰甲胺磷的出口量大增,而国外现在基本已停止生产该产品,都从中国采购。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累计出口乙酰甲胺磷11994吨,同比增长40.9%,出口金额6168万美元,同比增长47.2%。

  值得注意的是,乙酰甲胺磷的制剂分解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原来国内的销售以30%乳油为主,约占80%以上,可溶粉剂和可溶粒剂的销量都很小。但因为使用结晶的母液制作,乙酰甲胺磷乳油的稳定性非常差,分解率很高,应尽早开发、推广和使用高含量的产品,如75%含量的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毒死蜱需求递增

  近几年,全球毒死蜱的年均需求量大幅增长,未来仍将以10%的增长率增长。预计至2015年,全球毒死蜱市场的需求量有望突破20万吨,届时,我国的产能和产量预计分别达到20万吨和17万吨,约占全球产能和产量的85%以上。

  毒死蜱价格经过一个10年的增长期后,价格在近两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价格起伏较大,年初毒死蜱原药价格也随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水涨船高。但较其他杀虫剂产品来说,毒死蜱涨幅不大,最高峰涨到4.3万-4.4万元。但价格于2012年5月开始下滑,10月价格下滑到当年的最低点,出厂价仅为3.64万元/吨,同比下降1.89%。价格的大幅波动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国内农药行业面临最大的环保问题,环保压力导致上游原材料工厂开车不足,供应紧张。比如乙基氯化物,原有的工厂或是停产或是开车不足,价格一路飙升,也影响了毒死蜱价格上涨,但产品却只赚吆喝不挣钱,再有就是原料三氯吡啶醇钠也同样价格飙升。第二,高毒农药产品的禁用使毒死蜱这样的替代产品逐渐凸显出来,用途不断拓宽,特别是山东、河南等省使用的微胶囊制剂防治地下害虫产品逐年攀升,导致需求量上升。第三,现有“三氯乙酰氯法”工艺路线存在高污染、高风险,导致这条工艺路线的装置产能放大的可能性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受环保压力影响,毒死蜱厂家满负荷生产比较困难。

  此外,480克/升乳油是毒死蜱最早的制剂。从2012年的价格走势来看,价格最高点为2012年2月,价格为3.56万元/吨,最低点为2012年10月,价格跌至3.16万元/吨。受上游原药影响,制剂价格起伏同样不小。

  吡虫啉市场企稳回升

  近年来,吡虫啉成为世界最大的杀虫剂品种之一。我国从1992年开始研发生产,几乎与德国拜耳公司同步推向市场。2011年,吡虫啉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二大杀虫剂,年销售额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据了解,目前国内吡虫啉登记企业有55家,其中三证齐全的有33家,生产的有19家,三证齐全的企业生产能力约为3.2万吨,生产的19家企业产能约为2.2万吨,其中有4-5家三证不是很齐全。据预测,吡虫啉全世界的需求量为1.8万-2.0万吨,拜耳公司产量最大,为5000-6000吨,国内产量为1.2万-1.4万吨,其中2/3用于出口,国内需求4000吨左右。因此,吡虫啉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吡虫啉原药2012年总体情况较2011年回暖,产、销等各项数据均比2011年同期上扬。特别是销售价格从年初一直实现上扬,从年初的12.7万元/吨,上涨至最高达到15.5万元/吨左右,目前稳定在15万元/吨左右。吡虫啉价格上扬对原药企业业绩增长也有一定拉动作用。

  吡虫啉行情上涨的原因:1.市场炒作;2.市场需求量增加,特别是种衣剂方面,市场需求约为3000吨;3.因环保因素,企业搬迁停产为其他企业让出了一定市场份额;4.国外公司补充库存,造成供应紧张;5.吡虫啉从2009年连续三年亏损,2012年涨价是正常的价格回归。

  提到对吡虫啉的前景预测。山东中农联合总经理许辉表示,吡虫啉面临的市场压力非常大,主要原因有:

  第一,环保压力依然很重,特别是执行新的杂环类环保规定后对吡虫啉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第二,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烟碱类产品吡虫啉和噻虫嗪表现的尤为明显。第三,吡虫啉替代产品烟碱类产品开发非常迅速,比如德国拜耳的螺虫乙酯和道化学的新化合物。第四,环保因素明显。

  总而言之,吡虫啉目前的发展状况是供需平衡,发展方向是要推进吡虫啉种衣剂产品、精准施药减少对蜜蜂的影响,另外是环保剂型方面可能有些新发展,因为国内近几年的增长是在防治新作物上有新方向,如在家庭卫生、防治白蚁方面可能有更好的市场。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