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平衡施肥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中氢离子增加的过程或者说是土壤酸度由低变高的过程,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自然过程。

  土壤酸化过程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过程。但人类活动如酸性气体的排放造成酸沉降以及不合理的耕作等行为造成了土壤酸化的加剧。其中,偏施某种类型的氮肥,不注意养分的均衡施用对土壤酸化的加剧尤其严重。2010年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几乎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土壤类型的pH值都下降了0.13到0.80个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壤科学家张福锁表示,这种规模的pH值下降“通常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那么土壤酸化到底有何危害呢?

  由于大多数农作物都会在中性(pH值等于7)或微酸性土壤中茁壮生长。而一旦土壤的pH值下降即土壤酸化,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1.土壤盐基离子的大量淋失。这一方面导致土壤养分如钙、镁、钾等含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会增加环境压力;

  2.土壤酸化会带来病害阻碍植物的生长。酸性土壤滋生真菌,根际病害增加,且控制困难。另有研究表明,酸性土壤是那些破坏庄稼的线虫的天堂;

  3.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物理性变差,抗逆能力下降;

  4.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中C、N、P、S的循环。

  5.土壤中的活性铝及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活化、溶出。由于作物的根系极易吸收铝离子,因此,这对作物的根系生长有极其不利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死根现象。另一方面,铝离子、锰、铬、镉等有毒金属离子活性的增加,溶出后,容易淋失,不但使环境压力增大;更严重的是,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和动物的健康。目前,一部分中国土壤的pH值已经逼近铝和锰向地表水滤出的临界值,这将是一个潜在的毒源。

  据统计,我国的酸性土壤(pH<6.5)分布遍及14个省区,总面积达2.03×108hm2,约占全球耕地面积的21%。

  可以说,我国土壤酸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如何预防和纠正土壤酸化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任。

  偏施氮肥,不注重平衡施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预防土壤酸化,我们应采用平衡施肥的方式。氮肥施用适量,配合中微量元素肥料共同施用,对土壤养分进行合理的调节。(辛 龙)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