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1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煤价不会大幅回升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便已就2013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定调,核心政策包括三点:首次取消煤炭重点合同;首次放开铁路运力配置;继续完善煤电联动机制。这意味着电煤价格首次实现完全市场化。

  今年是电煤实行市场化改革难得的时间窗口。此前,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副司长范必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不再旺盛,将是推动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今年10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一论坛上称,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增幅回落,煤炭需求不旺。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12月也表示,今年5月份之后,煤价就开始下跌,从之前的最高800多元/吨,跌了200元/吨,最近渤海湾煤炭价格指数到了640,即使冬季用煤高峰到了,煤炭价格也没有出现反弹,“因为供大于求,中国的产能可能估计至少有40亿吨,我认为煤炭的10年黄金期过去了,未来几年煤炭价格还将疲软。”

  “取消双轨制(合同煤、市场煤)首先会带动煤价上调。”中宇资讯分析师关大利称,但是考虑当前动力煤市场行情一般,市场煤价并不高,今年合同价上调并不多,涨幅基本在30元/吨左右,还是在市场可承受范围之内。

  中国煤炭资源网昨日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以山西省五大集团(焦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同煤集团)用户座谈会合同签订情况来看,电煤价格略高于2012年重点合同价,但低于现行市场价。

  从产业统计数据上看,煤炭价格大幅反弹缺乏基本面的支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俞燕山日前称,去年中国的煤炭投资增速高达25.9%,但电力工程投资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0.3%。未来一段时期,电煤供需紧张在短期内难以再现。从这个角度看,煤炭价格并轨有长期环境支撑。   (李跃群 )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