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岁末又传好声音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

  时值岁末,中央再次传来好声音。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会议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随之成为广受关注的关键词。

  农业部官员这样解读“农业新体制”:未来要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同时,强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尤其要不断创新公益性推广机构的服务机制和服务内容,切实发挥主导性作用。明年,农业部将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农业新体制无疑将成为重要支撑。对于农资行业而言,农业新体制正在为行业发展酝酿新的机遇。

  首先,农业新体制必将催生大的农业产业集团,并实现集约化发展,意味着未来在农资采购能力和采购方式上都和以往有着本质不同,这对农资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新体制将推动农资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给企业转型带来更多机遇。

  其次,农业新体制将直接发力农资流通,“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有可能成为现代农业有效的发展模式之一。同时,农业新体制将强力推动农资批发市场的健全发展。这些都将为农资流通行业专业化、组织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农业新体制也为农资行业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创造制度保障,从农资生产到农资流通,再到农化服务,社会资本与社会力量的介入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以预见,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但是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将在市场竞争中快速提升。

  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已经证明,在社会经济变革发展中,体制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农业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展道路之后,科学发展成为必然方向,在这样的历史关口,中央提出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对于我国农业的未来至关重要。而随着农业新体制的成熟和完善,农资行业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全新机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