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破局,就是在围棋行棋过程中出现胶着或颓势,但经深思熟虑,或给对手“命门”致命一击,从而形成关键的惊天大逆转,这既有棋手的冷静与毅力,也有棋手的智慧和敏锐洞察力。
农资企业甚至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在不同阶段经历过徘徊或低迷期,主要表现在: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制约,企业运转出现较大系统性问题,看起来好像整个企业到处都出了问题。正因为是系统性问题,往往令企业领导者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以至于心灰意冷、斗志全无。究其原因,表观现象有二;其一就是企业创新的持续能力差,虽短时间内把规模做上去了,但其盈利能力较差,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出现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其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强,而要做大的资源不足,短时间内无法拓展更大的局面。这两种情况就像魔咒一样困惑着农资企业,从而导致大型农资企业缺乏创新而苦苦挣扎,小型企业因缺乏资源和快速高效整合能力,“长大”希望渺茫,遂变成短期逐利机器,进而更加破坏了自身的成长根基。
破局中小企业成长困境,破局点很多,如战略方向、经营模式、运营团队、产品创新等等,不同的企业其破局点和破局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必须是精细分析企业内外资源和环境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确立的。
虽然如此,但根据智和智拓多年的咨询经历,以及精细研究的众多成败企业,我们发现,不少破局企业发展困境的关键点是在“用人”。
其实,我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切系统性问题的出现,都是人为形成的,要么是机制欠佳引发了内耗,要么是用人不当导致良好的机制难以建立,如果我们认真剖析已入困境的企业,都可以拨开重重迷雾,看见这一关键性的问题所在。
因此,企业要破局成长困境,无论系统上各方面有多么严重的问题,都要先从调整人员和用人机制上下手,才能剥茧抽丝,革除乱局。某些看似立下汗马功劳的高层,其实就是企业另一个发展阶段的绊脚石,有些看似“刺棱”的人,结果成为企业发展的“栋梁”。关键是企业要确定合理的用人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并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尽力,而非居功自傲,反向而行。
纵观农资时局,乱象重生的企业不在少数,用人不当是关键,而究其内在原因,却往往是因为企业决策者的偏好而造成无法改变的结果,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或者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或者借助外力、修订思想。如能幡然觉醒,实为企业之大幸,员工之大福。
所谓破局思维模式构建,其实就是老板的思想模式构建,老板的一个决策就奠定了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企业命运,员工,尤其是销售业务人员,工作的激情不会轻易点燃,也不可能随时点燃,要燃烧他们,就要从灵魂上点燃,这就有赖于企业老板的破局思维,需要企业决策者的深谋远虑和长远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