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用非常之人”。1996年12月,开磷调整重钙厂领导班子。屈庆麟从彭氐辉手中接过了息烽重钙厂的帅印。1997年生产重钙6万吨,1998年生产重钙8.8万吨,1999年生产重钙11.4万吨,产量超过设计生产能力。并实现扭亏增盈,一举甩掉了亏损这顶“反革命”帽子。彭氐辉和屈庆麟三年三大步,一口气将开磷化工这条航船拖出了波谲云诡的暗礁险滩。
风雨过后是彩虹。开磷的转型之路走到这里,终于雨过天晴。“奇迹中的奇迹。”彭氐辉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声音变得如释重负。
1999年1月11日,重钙厂年产6万吨磷酸一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重钙厂走上发展多元化产品之路。项目到1999年7月16日建成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开磷“井二哥”又一次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拼搏精神,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获益的目标,被誉为“工期最短、投资最省、见效最快”的“三最”工程。
然而,重钙厂磷酸一铵技改项目,也被一些人称之为“黑项目”。从审批、立项,到建设、投产,历经曲折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999年10月,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的盛华仁带队考察中国五大磷化工项目情况,结果却令他感到失望。沮丧之余,他接受贵州省委、省政府建议,计划外“附带”考察了还是“黑项目”身份的开磷磷酸一铵生产线。
考察结果让盛华仁和随行专家们十分震惊:“我们到全国各地看了那么多厂,但就这么唯一的一家自力更生的厂。化工设备现场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无垃圾、无杂草、无废料、无闲散器材和跑、冒、滴、漏,展现了花园式工厂的勃勃生机。”
盛华仁高兴得当即表态:“你们抓紧把项目补报上来,我们安排给予国家贴息贷款支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世纪之交,开磷终于完成了史诗般的转型。近15年转型的峥嵘岁月,将逆境中浴火重生,磨难中华丽转身的标签贴在了开磷人身上。让一个有着30多年采矿历史的大型企业,第一次被星罗棋布的化工装置划时代地改变格局。
引力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988年2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反映开磷人精神风貌和矿山新形象的大型纪录片《引力》,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也从多侧面向海内外介绍了这个由数万开磷人用信念托起的磷化工企业。
开磷像块巨大磁石,不断吸引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
风过烟云,是短暂、渺小的,峥嵘岁月将是平凡而充实的。
《引力》以清晰的叙事结构和清新的影视风格,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生动展现开磷建矿以来的变化和成就,以小见大,寓理于情,使开磷人的艰难奋斗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企业发展史得到生动展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开磷儿女“负重攀越、勇往直前”的英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