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化肥产业呼唤技术进步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极大兴趣。《美国将再次改变世界?》揭示了美国页岩气开采取得长足进步的深刻原因。文章中提到,得益于油气产量大幅增加,国际能源署(IEA)不久前预计,到2020年美国可能会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时,尼克松提出了“能源独立”的主张。为此,美国人在石油技术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自2008年以来美国石油产量增长了25%,如今,石油进口量在美国石油总消费量中的比例已从2005年的60%下降到42%。

  文章中指出,过去几年导致美国能源供给状况好转的正是高油价下的技术进步,而并非其它。两项正在开发中的技术——“水力压裂法”和水平钻井技术——共同催生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十年之内,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产量中的比例已由2%上升至37%。如今,美国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这件事深刻启发我们——中国化肥产业也必须走技术进步的道路。

  石油危机、高油价导致了美国人的“穷”则思变。当前中国化肥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告急的多重压力,我们必须抓住科学发展主线,把科技、创新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引导发挥好,不断创造技术进步。这对我们稀缺的钾肥是如此,对资源和生产都比较宽松的氮肥、磷肥也是如此。

  我们习惯于实用主义,一事当头总要先问问这有什么用?而事实上,技术创新需要重视应用,但更需要基础科学、基础研究的支撑。美国为改变石油生产严重依赖海外的局面,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了多项技术的探索和研发,正是有了长期、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革命性的变化。比如水平井钻井技术就包括随钻测量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井壁稳定技术、钻井完井液技术等。

  同样,我们化肥产业也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技术进步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发展的后劲。近十年来,化肥产业技术进步成绩斐然,但仍需要有新的突破。一是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形成自己的高科技团队。现在许多大型企业都在加强人才引进与合作,组建自己的科研开发中心。正是这些“老母鸡”不断孵化出新的技术与进步,推动企业丰富产品线、提升市场服务能力;二是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引进、合作的关系。如何让真抓实干的企业享受技术进步的成果,避免一哄而上炒作概念的旧习。同时把公共信息利用好,让更多企业受益;三是营造技术进步的文化氛围,有雄心壮志创造化肥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历史。医药行业中国有原创的青蒿素,农业领域有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那么,何时化肥产业能够诞生一位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人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