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农资传媒全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法律专家李宝星、中国农资传媒记者参与编写的《法眼看农资》新书首发仪式在山东潍坊举行,来自行业媒体、肥料企业的多位代表纷纷前来祝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而努力!”对于该书的顺利出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从“三农”角度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和较高的期望。据悉,该书收集了自2010年起《中国农资》周报设立的“农资说法”专栏刊发的60多起涉及农资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产品质量、合同协议等12个方面着手,从近年来农资界发生的纠纷、维权案例中筛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中的种种焦点矛盾,诠释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事项。书中就案说法,真诚地提醒农资同仁不要再走险路、冤路及弯路。
业界评说《法眼看农资》
“两心两意”贺新书“出生”
我想用“两心两意”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真实感受和个人见解。一方面,“两心”包括有心和用心。有心人天不负,作者把农资行业内遇到的烦心事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深入剖析和积累,通过《中国农资》周报搭建的“农资说法”专栏进行讲解和传播,既服务了行业,又发挥了才能。用心则充分地体现出他无论做人、做事,都十分热爱农资这个既平凡又重要的基础行业。另一方面,“两意”即意思和意义。《农资说法》是作者出版的第二本书,意思更明确,目的更具针对性;中国农资行业呼唤诚信和建立和谐秩序,这意味着急需开展大量的有关法律培训和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希望更多的行业从业者不仅要读这本书,还要活学活用,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成为一本很好的企业培训教材,将为推动行业诚信、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一种很有意义的重要贡献。
——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孙立新
用文化的力量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法眼看农资》的作者有勇气去揭露行业的种种弊端,并用专业的法律知识给予如何解决的正确办法,抛除对于书的评价好与坏不谈,能将成功的经验和真实的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汉卿
农资界发出的
又一道耀眼强光
《法眼看农资》将复杂的事情细致梳理,从专业的角度去剖析与寻找解决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案例和说法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将目前农资市场内出现的种种弊端暴露在媒体的监督和读者的热议之中,这是一件值得称赞和鼓励的事。
——山西天脊集团农化办主任史庆林
新书出版为行业
做了一件好事
本书是《中国农资》周报 “农资说法”专栏的浓缩版,是作者施展个人法律功底和营销实践的重要体现。真正抓住了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生存脉搏,真正体现出一名为农资事业而奋斗的普通农资人的良好形象。
——华文传媒董事长刘苏华
为企业开展工作
提供法律援助
《法眼看农资》的发行,必将为企业在日常的营销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援助,如抽检、合同签订等方面的问题起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更为企业开展正常有序的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烟台众德集团副总经理闫洪涛
新书出版为农资人添福
这本书是三类人群的一本值得推荐和阅读的好书,因为它是学习者的教科书、执法人员的工具书及维权者的参考书。从我们农资企业角度来讲,需要教科书的学习、工具书的查阅及参考书的指导。从行业内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农资人有福了。
——利农集团副董事长李林
诚信与法律成为
读者关注两大亮点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一个成功、成熟的企业首先应该诚实守信。《法眼看农资》的出版恰逢其时,书中内容用诚信去规范行业,用法律去约束行为,是一本值得农资人关注的好书。
——山东谷丰源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培丰
农资从业者的好帮手
这本书是为企业和经销商去写的,也是为老百姓去写的,分类合理、条例清晰、通俗易懂,是农资从业者值得认真细读和广泛运用的好书。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杨永兴
精英书评
我国农资产业是个市场化起步晚、产业集中度低、消费人群特殊的行业。农资产业的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农资行业是一个强调法律规范的行业。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农资行业更多地保持着传统的人情买卖模式,靠喝酒、拍胸脯和哥们义气来处理交易中的重大问题。因此,近年来农资领域纷争不断,各方皆有怨言,呼唤法制、呼唤诚信已成为业界的急切共识。
《法眼看农资》的出版适逢其时,相信读者读后会有久旱逢甘霖之感。书中所叙案例分门别类,所讲的故事形形色色,所列的法律条文林林总总,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见作者贯穿始终的对“诚信”的呼唤、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农资行业的深情,因为农资行业关乎粮食安全,直接服务的是共和国的脊粱——农民。
一本书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一大批读过书的人却可以改变世界,开创出新的天地!我期待,我也相信,农资行业的规范、诚信、效率,已是看见桅杆的航船。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建平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交换经济,交易的完成、利润的实现,都是在交换过程中完成的。市场本身乃是一种制度化的交易场所,而契约和法律是对交易行为的规范,确保市场交易的诚信,这就构成了商业道德体系。本书中的众多案例也表明,依靠人情人脉的市场交易体系,在遇到厂商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欲望时,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能让众多厂商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手段,首先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但是,再详尽的法律条款,也只是一种被动的行政监管行为。立足产业的长远发展,更需要弘扬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观念和文化,构建适于行业发展的基石。
中国农资传媒作为专业媒体,非常荣幸能与李宝星先生共同为构建行业的新秩序而并肩前行。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社长、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 曾峰
《法眼看农资》作者李宝星的三句话
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新书首发时的心情,感谢谁、为了谁、祝福谁。第一,感谢谁。感谢中国农资传媒提供了很多实战性案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感谢各级领导及各位朋友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感谢农资同行面对面交流,反映的实际问题,使得这本书顺利出版。第二,为了谁。为了整个农资行业、经销商、企业和企业家如何规范行业的法律行为,这是写书的真实目的。第三,祝福谁。14年的农资生涯让我经历和感受了行业的风风雨雨、跌宕起伏,希望这本书能衷心祝福行业健康发展。
定价:48元 联系人:中国农资传媒张艳潇
订购电话:010-637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