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磷肥的未来和未来学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今天,我们盘点过去十年中国磷复肥产业的辉煌。我想更需要想到它的未来。在辉煌成就的背后,产能过剩、资源告急、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也在逼迫中国磷复肥产业必须解决未来的方发展方式和方向问题,必须从更长远的未来谋划、决策、行动。因为磷肥产业服务于中国农业的使命是长久的,更要为未来的国际竞争与国际市场早作打算。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经济崛起的日本以独步一时的汽车、电子制造业横扫美国市场,人们惊呼财大气粗的日本要购买美国!然而也就十数年光景,乾坤倒转,美国人将世界带入了数字时代,继续成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创造者、经济规则的掌控者。虽然有金融危机、经济低迷糗事缠身,但操控当今世界经济生活牛耳的仍是美国。那么左右这一切的力量来自哪里?笔者认为对未来的研究和把控是个根本因素。

  虽然研究未来的大有人在,但目前来看,只有美国的托夫勒、奈斯比特洞悉了世界大趋势,预见到了未来的大冲击,深刻影响了其后20年经济、管理、社会的方式和走势,并还在深化着美国的领导地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拥有浓厚的“未来情结”,从《未来世界》《回到未来》等大众影视文化的熏陶,到火星探测、星际移民计划的真抓实干。

  从数字时代的到来中,我们可以洞见美国是如何降服曾经咄咄逼人的日本。日本人发明了随身听,而美国人则看到了更远的未来。当年为降服日本人,他们投入20亿美元研究原子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在当时就是着眼占领战后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重大决策),如今他们投入数倍于“曼哈顿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研制、提升计算机,进而导致互联网划时代地改变了这个星球的生活轨迹。

  由此我想到中国的磷肥产业必须站在未来的高度去审时度势、决策现在、决胜未来。从时空的维度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只是依靠空间技术就可以解决的小智慧;“运筹当今,决胜未来”才是我们最需要孜孜以求的大智慧。

  中国磷复肥产业的“未来学”该从哪里构建呢?首先是文化的培土,其次是战略的调整,再次是人财物的投入和倾注。磷肥行业需要站在十年、二十年后的农业水平、产业格局倒推今天的行为和决策。为今天的一时一地一起一落而顿足凝眉绝非能制胜未来之举,还需要洞见未来的龙头企业能够把几十年后的世界粮食生产格局、世界磷肥产业竞争格局描绘纳入到今天的发展战略中,研究后产能过剩时代的发展方向,预见与应对中国磷肥科研与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后发优势”的到来。除了那些发明、创新外,我们还需要一大批本行业的托夫勒、奈斯比特和《中国磷肥产业的大趋势》这样的“磷肥未来学”研究成果……

  我们无法制造时光机提前闯入未来,但可以寻找制胜未来的路径。得未来者,得天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