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明
中国磷化工进入重要转折阶段
目前,我国磷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前期是产能的发展,在磷化工的带动下,磷矿石产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找矿、矿的储备、低品位矿的突破上解决了我国磷化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
企业在规划市场时应保证国内的磷肥供应。从现在的国内外价格来看,如果中国的磷化工产品还是依赖国外进口,中国农民可能要多付出90亿元。中国磷化工的发展支持了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依赖进口,应该说这是我国磷化工取得的最大成绩。
全球来看,磷化工产品有3000多种,而我国的磷化工产品种类只有100多种,这种现状说明我国的磷化工产业仍然处于低端链和中端链,高端链几乎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应向中、高端链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方向发展。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永东
长远发展,要走品牌、网络、服务之路
我国的农资流通行业整体上经营艰难,现阶段农资流通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首先,农资产品已经严重供过于求;其次,农资产品面对的销售对象是弱势的农民群体;再其次,行业集中度过低导致行业发展缓慢,这些确实需引起行业认真思考;最后,国家在煤、电、气、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主要倾向生产企业,而农资流通行业所获得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这使得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如下游流通企业的议价能力很弱,全行业每年几百亿的销售额,利润率却不到1%。
面对诸多困难,农资流通行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整合各方资源,单纯依靠农资经营迟早要被淘汰。行业未来将是品牌、网络、服务的时代。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品牌之路、走网络之路、走服务之路,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农资行业发展这些年,充满苦涩,充满探索,充满挑战。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农资行业走上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希望我们流通企业高举品牌、网络和服务的大旗,推动这个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敖根
生产企业应将目光转向国内
未来无论肥料行业如何发展,都要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为发展目标。我国粮食产量在逐年提高,但并没有相应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今后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思想、新潮流还是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应自我寻求创新发展思路,真正把实惠落实在农民头上。
化肥出口过多同样会造成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相互竞争,大家的利润同样得不到保证,绝对性地放开出口并不现实。事实上,江苏中东对于出口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产能、港口等优势,但是我们并不鼓励太多出口,市场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国内市场的范畴内。中国是农业大国,对于肥料的需求依然强劲,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稳定市场。将国内市场做好、渠道做扎实无论对于哪个企业来说都是受益的,虽然开始很艰难,但艰难之后就是收获。
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德强
整合农资产业链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中国化肥产业大洗牌、重新布局的当下,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创新型产品作为自己保持并扩大行业优势的新支点,并通过建立小型合作社,下沉渠道,推动企业的整体升级转型。构成了以产品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营销为支点,以服务为手段,中农控股特有的商业模式。
构建基层网络,做最基层的农化服务成为中农控股农化服务的主导思想。在基层农村做小型合作社是未来承载农资服务的趋势,这也是整个农资行业的共识。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核心思想为打包产品,提供增收增产方案;核心手段是把经销商转化为农资市场的物流商和服务商,农民以自主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接受医院庄稼式的服务。目前,中农控股已经在在广东、海南、湖北、河北和河南等12个省份共建设了小型合作社4000多家,发展入社农户60多万户,辐射耕地面积800多万亩。
上抓资源、中联企业、下建网络,中农控股以“差异化”发展为企业注入新的动能。未来,中农控股将继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蒋远华
多措并举 推进改革
近年来,湖北宜化集团通过一系列科学谋划,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速在30%左右。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湖北宜化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第一,节能减排,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宜化集团选择绿色化工路线,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经济和节能减排型生产体系,年节约煤、磷等矿产资源80多万吨,节约水资源1.5亿吨,减少废弃物外排约400万吨,直接增效12亿元。
第二,自主创新,由宜化制造向宜化创造转变。近年来,宜化集团开发并实施了3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
第三,循环经济,由资源消耗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宜化集团始终坚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进行原料和产品结构调整,现已形成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上、下游产品的物料支撑关系。
第四,资源整合,由单一制造业向产业和资源整合转变。目前,宜化集团以宜昌及周边的磷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磷复肥和磷精细化工;以内蒙古、青海、新疆、贵州等西部省区的煤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化肥和现代煤化工;以湖北应城、重庆万州盐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盐化工。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国清
未来农资产业更需要准确定位
目前,农资行业不断发展,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在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资源优势的生产企业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行业无序竞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时而出现及各执法部门的多头管理等现象将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弊端。
国家现在推行的是强农惠农政策,希望今后出台强农资惠农资政策,这样才能真正搞好中国的农资产业。农资企业不能只重视硬实力,也要重视软实力,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都要树立以农为本的意识,以工补农,以商促农。同时,不断提高农资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今后要做大做强,必须经历市场整合,而市场的整合就需要创新能力来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