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植东北见真效 助农富农赢赞誉

《中国农资》记者 师 容 通讯员 赵雅云

  已经成熟的西瓜田里,瓜秧的颜色依然是一片绿油油。
  西瓜甜在农民的心里,也甜在万植人的心田。
  两个相邻地块,用了万植生态肥的玉米(左)长势好,颜色浓绿。
  用了万植生态肥的水稻(左)根系明显要比施用普通肥的更发达一些。
  额尔格图镇种植大户长胜的玉米示范地。
  伊丹镇碾子沟屯种植大户张玉军的玉米示范地。

  为更好地服务农民用肥,重庆万植巨丰生态肥有限公司农化服务队近期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对万植肥效进行了跟踪回访,结果发现万植生态肥在各种作物上作用明显,农户对万植生态肥肥效赞不绝口。

  西瓜甜到心里头

  万植产品获得肯定

  万植公司营销人员在做肥效回访的过程中还了解到一个小故事,让万植营销人员备受鼓舞。

  201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吉林省时,来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贤字村葛军家的西瓜地。此时正值西瓜采收期,看着遍地饱满的大西瓜,贾庆林称赞说:“这西瓜地长得真好,不仅瓜长得大,叶片也还一片绿呢。”他详细地询问了农户有关西瓜的种植情况,当问到今年的收入情况时,种植户葛军打开了话匣子,赶忙告诉领导:“今年种了10 亩(东北地区通常为每亩地为1000m2,下同)西瓜,看现在的西瓜长势,收入要比去年高出很多。”贾庆林问:“为什么呢?”葛军很干脆地答道:“因为今年除年头好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了万植生态肥,西瓜长势好,产量比往年最少增产20%,利润肯定不用说。”然后他到瓜地里挑了个大西瓜切开让贾庆林和随行人员品尝,大家尝后都连声称赞:“这瓜真甜!” 葛军高兴地又开始讲解起瓜甜的原因:“因为用的万植生态肥是有机加无机,里面还添加了生物菌,不但能改良土壤,还能改善西瓜的口感,提高作物品质。您看我现在的西瓜都可以上市了,叶片还这么绿,以前西瓜成熟的时候,瓜秧早就枯萎了。我种了这么多年的西瓜,从来就没有今年这么好过。”贾庆林听后连声称赞道:“你很懂得科学种地嘛,能接受新事物,这样很好。”周围参观的农户都乐了,纷纷表示明年也要用万植肥。

  万植农化人员还了解到,葛军种的瓜不仅长势好,成本投入也不高。他的10亩西瓜地,每亩用一袋40公斤的万植肥,共产出18.6万斤西瓜,卖了 11.2万元钱,是整个乾安县西瓜收入第一户。

  更让葛军高兴的是,由于瓜种的好,他也名声大噪。今年夏天,葛军的西瓜全让当地县政府给包销了。

  有了万植生态肥

  种田不再靠天吃饭

  在吉林省伊通县伊丹镇碾子沟屯种植大户张玉军的玉米地里,到现场参观的农户有100多人。据张玉军介绍,该地块是三类地,以前种地从没有过这么好的长势,今年这3亩多三类地长出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他一共种了13亩地玉米,其他的一类地块的玉米都没有这个地块长得好。

  在示范田现场,通过万植农化人员的讲解,现场的老百姓了解到万植产品的特点和功效。通过现场对比,农户更是实地看到使用万植高浓度生态肥的玉米长势明显好于使用其它高含量的化肥,具体表现在:在同等的地块、同样的品种,使用万植肥的玉米叶片颜色浓绿、天花粗、茎秆均匀、玉米棒粗大、籽粒饱满而且满尖、根系发达。从施肥量看,万植的施肥量每亩一次性施入140斤,而使用其他高含量化肥则需200斤,现场农户预计今年的产量应该在2.2万斤以上,而去年该地块产量是2万斤。

  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额尔格图镇百音塔拉嘎查种植大户长胜的玉米地里,现场参观的农户达到了150人以上。在乌兰浩特地区,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在今年持续1个半月干旱条件下,重庆万植高浓度生态肥充分体现了它保肥、保温、保水的功效,主要表现在:叶片明显比相邻地块浓绿,现场的农户拔出玉米根系后,土壤非常湿润,紧紧包裹着作物根部。而拔出相邻地块的玉米,不但周围的土壤干燥,玉米根上附着的泥土也轻轻一抖就掉了。从施肥量上看,该地区的普遍施肥量不大,使用万植高浓度生态肥一次性施入30斤,不追肥,而相邻地块使用其他化肥,底肥25斤、追施尿素15斤,性价比与省工省力上都不及万植生态肥。

  在黑龙江泰康县江湾镇水稻种植大户周伟军的水田里,他一共种了20亩水田,使用万植肥10袋,追肥两次,每次每亩用尿素20斤。如今,一大片金黄的水稻非常喜人,现场参观的50多位农户,看着金黄的水稻都赞不绝口,有经验的农民介绍说:“这水稻绝对不会倒伏,活秆成熟,稻穗和别的比明显要多,千粒重绝对好,平均有效分蘖数也在24片……”

  回访过程中,万植农化服务队无论走到哪里,现场的农户都纷纷围上来询问万植肥的情况,都表示明年一定用万植肥。

  农民们对万植肥效的认同给了万植农化人莫大的欣慰,农民的丰收和赞誉更让万植人感受到助农富农的幸福感!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