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科院资划所金事达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缓/控释磷酸二铵”与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工业化对接签约仪式暨全国推介新闻发布会在山东乳山召开,会议围绕化肥高效、节能利用的核心问题,就缓/控释磷酸二铵的工业化对接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暨产品推介。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野、乳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徐明、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宏伟、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范友等嘉宾出席会议。
多年来,业内通过多途径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磷肥相对氮肥要稳定,但其当季作物利用率仅10%-25%,主要原因就在于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针对这一现状,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近年来成了业内关注的一个课题。此次缓/控释磷酸二铵的工业化对接,无疑为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了良好思路和途径。签约仪式上,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淑香向参会代表介绍了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据她介绍,“缓/控释磷酸二铵”是在“肥料复合/缓控释剂”成果基础上开发的新型、高效缓/控释肥料系列之一,该产品增加了磷素保护剂和磷素增效活化剂,其中磷素保护剂可以抢占金属离子与磷素固定的位点,阻止磷素被土壤中金属离子固定;增效剂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改良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为磷素的稳定存在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活化剂可以活化土壤中已经被固定的磷素,使之再利用,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实验表明,该产品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30%左右、减少磷肥固化达到20%、减少磷肥施用量20%、等量施肥对比可以平均增产11%左右,并且可以实现一次性施肥后期不追肥。
据了解,“肥料复合/缓控释剂”和“缓/控释磷酸二铵”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取得的新型缓/控释材料研究阶段性成果。2011年11月,中国农科院资划研究所与黑龙江金事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新型肥料缓/控释剂研发推广的紧密合作实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新型“肥料复合缓/控释剂”产品已经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专利六项,此次应用肥料复合肥缓/控释剂合成的“缓/控释磷酸二铵”产品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具备工业化和向全国推广应用的各项条件。
目前,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联手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全国率先利用缓/控释材料先进科技成果,利用已有先进设备进行工业化生产“缓/控释磷酸二铵”。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宏伟认为,我国面临着化肥、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等多重问题,必须加快实现化肥高效、节能、复合化的步伐,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此次恒邦化工对接生产新型“缓/控释磷酸二铵”,即是希望能通过企业积极参与新技术应用,为磷酸二铵产业的升级转型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认为,新型缓/控释肥料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国际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此次会议的召开,是新型肥料缓/控释剂在“缓/控释磷酸二铵”肥料应用上工业化对接的良好展示,该产品工业生产应用潜力极大,该成果提升了我国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和应用水平,加速了推动了我国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步伐。
据悉,目前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业技术研发中心具有年生产新型复合缓/控释剂2万吨,缓/控释掺混肥、复合肥20万吨生产能力;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具有磷铵21万吨、复混合肥20万吨生产能力。此次两家企业携手实现工业化对接,是“产、学、研、推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延伸成果,将会为推动我国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