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企业找到媒体,要求帮助寻找急需人才,并且列出企业自身吸纳人才的三大高招。在这篇文章的编后语中,作者提到很多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声称自己准备建立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人才配对服务。
如果是简单的搜罗一些农业行业相关的招聘信息、求职信息的话,这人才库的前途还不好说。企业真正需要的是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很多时候他们的需求是很苛刻的,加上企业在地域、文化上的差异,能够挖掘一个合适的人才非常难。所以导致了现在每个企业都在招人,而招到的人又不满意的情况。随着毕业生择业双向选择的深化,企业员工流动性增加,人才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专业的招聘网站层出不穷。但是通过一些网站、求职报纸等媒体很轻易获得的招聘、求职信息似乎不再具有吸引力。眼下农资行业也出现了很多针对性很强的求职网站,似乎都不能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要求。
要想在农业行业做出一家有影响力的猎头公司,恐怕除了要做大家都有的“人才大集”,更需要注重的是做一个农资行业的“人才会馆”。要把能够接触到的行业内的、行业外的高级人才建立个人档案。把每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学历、家庭情况、成长历程(重点关注挫折经历)、突出成绩、第三者评价、兴趣爱好等都要有全盘了解。只有全面掌握了一个人的情况,才能帮助他寻找到合适的工作环境,反过来企业在聘用人的时候,如果猎头公司可以全面提供一个人的情况,也将给企业后续经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这种高端人才的发掘,引荐肯定是要企业付出很大代价,向猎头公司支付相对应的佣金,实际是物有所值。如果只是听部分人的意见而挖人墙角,引进的人才未必完全符合企业要求,或者在性格或者心理方面出现问题,也不好把握。
一旦把农资行业内的一部分人才资料掌握了,不但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做到农资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通融,及时针对企业开展量身定做的后续培训,或是其他跟进服务。
现在招聘求职的平台太多,人才大集到处都有,笔者认为,谁能够把人才大集做成人才会馆,谁将是未来人才服务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