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9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化肥业压力渐显 政策指向优胜劣汰


  本报讯 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55种食品价格指数在7月上涨了6.2%,是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随后,多家证券机构分析结果显示,在粮食价格上涨过程中国内多股受益。然而,作为粮食的“粮食”的化肥业并没有在众多受益股中出现。业内人士称,产能供大于求是化肥全行业当前的主要压力,化肥业未来的出路在于加强上下游产业或者跨行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单质化肥品种发展。

  据业内分析人士称,近期看,化肥主要品种氮肥和磷肥行业都正在利空的边缘寻求突破。多个化肥品种呈现供应过剩、企业库存居高难消,整体行业呈现出不景气的态势。而且据预测,即便是到了今年第四季度的旺季,全行业疲软的态势也很难改变。分析人士称,产能供大于求是化肥全行业当前的主要危机。但从国家政策层面考虑,一方面,国家鼓励在西北建设企业,充分利用矿产优势。另一方面,为了农业生产有保障,化肥又必须保持充足供应。

  另外,化肥行业的能源消耗危机也在逐渐凸显。数据显示,中国70%的氮肥以煤炭为原料,氮肥生产年均消耗能源约1亿吨标准煤,而且正以每年接近1000万吨标准煤的速度增长。剩余30%的氮肥生产依靠天然气,年消耗全国近1/3的天然气。

  “肥料生产企业只顾产品销路,不管实际肥效,陷入无序竞争、各自为战状态”,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了化肥行业危机的逼近。由于化肥产业发展受原料及运输成本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该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传统的农业大省如山东、河南、湖北等由于良好的市场基础,化肥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一些资源省份,如云南、青海在全国化肥供给中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

  长远来看,中国化肥行业面临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压力。未来几年,将是化肥行业的整合期和产品结构调整期,富含磷、钾的高浓度肥将成为今后的重点产品。“从目前来看,国家政策指向是优胜劣汰、上大压小,很多企业在未来的成本、技术竞争中会倒闭。这是目前整个化肥行业要面临的挑战”。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化肥行业未来的出路在于,加强上下游或者跨行业发展,避免单纯化肥(或单质化肥品种)发展,譬如发展化工行业,利用技改或者加强与能源企业的联合降低成本。此外,还要完善服务质量,维护或吸引贸易商,重视自身产品质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