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想当年

浙江浙农爱普贸易有限公司 徐益钧

  从事产品推广工作很多年,碰到过很多老农资人,每每谈起农资行业的过往,往往能唤起老农资人的无限的回忆,也常常都是以“想当年”开始……

  想当年,他拎着地方土特产从小县城来到大都市。没有心情领略都市的繁华,体会都市的风土人情,因为给地方的进口肥料配额还没有下来。没有肥料,地方农资公司就运转不开,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面对乡亲们的期许,面对眼前的高楼大厦,他有些踌躇,有些焦虑。

  想当年,工作时间和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按部就班,工作内容也相对简单,按照计划将肥料分给早已期盼已久的下级经销商即可。虽然一些商品已经陆续市场化,但农资市场是少数几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农资行业,没有强烈的市场概念,“供不应求”这样的字眼也总是出现在总结或文件中。可那时的他已经看到市场化的必然,虽然行业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他明白白雪皑皑之下,种子正在孕育,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往前,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肥料工厂不断出现,供应量不断增加,从起初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各个厂家不断推出自己的品牌,营销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此时的农资行业,已经和其他步入市场化的行业一样,需要面对市场的残酷。“产能过剩”这个词语出现在了行业的报告上,而与此同时出现的是——买方市场。于是,从报纸到电视,从经销商会议到展销会,从传统媒体到电子商务,处处可见农资这一关键词。

  “如果,我不卖化肥了,去卖其他东西也是一样。化肥行业现在和其他行业已经一样。”纵观各行各业,不管是区域代理,还是全面竞争,或者是营销模式,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相互都有相似之处,销售过程中往往也只是产品不同,方法思路并无太大变化。

  他不再需要总往都市跑了,一杯酒也不再是一个车皮。几乎每天,他的办公室都有化肥工厂的业务员造访。他需要仔细甄别、选择,因为他需要考虑农户和经销商的需求,同时产品的质量也极为重要。他知道在这个区域内,还有其他经销商正虎视眈眈盯着这片市场。每天他要了解国际原材料市场变化、国内港口原料价格和国产原料供应趋势等等。他要深入基层,就新型农资商品对农户进行使用指导。市场变了,他的思维也要变了,他每天每时每刻都需要考虑:对上把握资源,对下精耕渠道。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是作为未来我们的历史,若干年后当被问起曾经的农资的时候,我们的“想当年”又会是怎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