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尿素市场面临风险性操作

杨卢义

  近期,国内尿素市场先是价格大幅跳水,之后便是印度招标价低于预期,如今再赶上秋季备肥行情一再被推迟。这些情况对于尿素行业而言,正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此来看,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均已受限。生产企业只能勉强挺价,经销商以及工业用户保持观望,价格博弈仍在继续。那么,在当前这种市场形势下,下游能否接受风险操作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笔者认为这轮秋季备肥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操作周期短,行情转瞬即逝;其次是尿素涨价明显遇阻;再次是过剩产量可能在年底爆发。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影响着后期的国内市场。

  操作周期短不难理解。按往年的市场惯例,一般复合肥企业采购原料会始于8月中旬并在9月底结束。但今年却不然,由于之前的尿素价格频繁涨跌且幅度较大,这使得下游采购商异常谨慎,并导致秋季备肥推迟了将近一个月。试想,如果这轮行情本身只有两个月的周期,此时也只剩了一半时间。若考虑到从进货环节到运输环节再到销售环节,时间确实很紧。而且商家这种快进快出的销售方式自身不会带有多少利润,多少有些“赔本赚吆喝”的意味。

  尿素涨价遇阻也比较明显。上周印度招标结果便直接打击了国内市场的信心。365美元/吨的离岸价比业内预期低了将近10美元/吨。企业集港的出厂价也从之前被看好的1980-2000元/吨回归到1950元/吨。印度招标给国内市场标出了一个现阶段的底线价,也就是1950元/吨。但要知道国内厂家目前的主流报价是2000元/吨,50元/吨的差距还会被下游当作价格博弈的筹码。另外,由于煤炭以及天然气供应量异常充足,西北、西南地区的尿素企业一改以往半年开工半年停车的生产模式,持续满负荷生产。如此便给固有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极大负担。于是,过剩产量开始出现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市场。

  至于过剩产量可能在年底爆发的问题也是之前一直被大家讨论的,在近几期老杨侃市场中也是反复提及此事,同时建议尿素企业尽快降低开工率来给市场减压。但工厂方面处于对较好成本利润空间的考虑,定然不会有停车打算。如此便会把供求过剩这一“定时炸弹”向后传递,直至年底爆发。今年1-7月我国尿素实物产量已达3836.5万吨,同比增长9.8%。全年下来将增产约600万吨,再加上年内减少的出口量,整体过剩量或将冲击千万吨。这确实值得业内谨慎对待。

  对于当前尿素市场如此高风险的操作,经销商有些迷茫了。毕竟尿素市场中高风险并不代表着就一定会有高回报,更何况是在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环境中,所以就更没必要去尝试那些激进的销售模式了。相信在经历短暂的秋季备肥之后,尿素市场还会迎来新一轮的跌价行情。经销商则应该尽可能的保存实力,规避无意义的风险操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