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爱心成就梦想


  绿园公司总经理杨春华向贫困学子捐赠助学金。
  祥云集团董事长胡华文为优秀“祥云子弟”颁发助学金2万元。
  金正大职工子女接过“爱心助学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每当高考揭榜时,总有一批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欢笑着并独自流泪。面对那烫红的通知书,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近在咫尺却又显得遥不可及。此时,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企业站了出来,他们承载起这些莘莘学子的梦想,用爱心点亮了希望。

  金正大:爱心点燃新希望 金秋助圆学子梦

  “有一句话,它迟到了20年,今天我一定要把它说出来:‘妈妈,我爱您!感谢20年来你对我的养育之恩!’同时我也要感谢金正大的资助,我为妈妈能在金正大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工作而感到自豪!”母女俩人在掌声和鲜花中拥抱在一起。

  这感人至深的一幕就出现在8月25日金正大公司举办的一年一度“职工子女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上,来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孟子扬用发自肺腑的话语和质朴的行动表达出了在场所有“爱心助学金”受益者的心声。

  据了解,今年共有151名优秀学子获得45万元的金正大“爱心助学金”。截至目前,金正大已连续7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每年都按照专科2000元/人、本科3000元/人、硕士5000元/人、博士10000元/人的标准向在各类统招大学就读的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并持续到他们毕业,以减轻职工的生活压力。7年来,金正大共资助学生820名,资助费用高达230万元,其中已有429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踏上了工作岗位,有28名学生考上了硕士,4名学生博士在读。

  2006年8月,金正大“爱心助学金”举办第一届时,车间工人班书严三个孩子同时读大学,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7年来,班书严没有为学费发过愁,因为公司为三个孩子发放助学金总计已达6万多元。如今,老班家的双胞胎子女已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大女儿在北京读博士,每年享受着公司发放的一万元助学金。

  “爱心助学金”对于金正大来说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是企业履行的一份责任和一份承诺。公司党委书记张晓义在仪式上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建家就是建企业”的理念,通过“健康工程、快乐工程、助学工程、帮扶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建设,打造和谐的金正大之家。“爱心助学金”是助学工程的重要活动,几年来资助的额度、范围不断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断增强。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每一个金正大人都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所担负的责任,共同建设金正大美好家园。        

  (李  敏)


  湖北祥云:金秋助学 为莘莘学子播种未来

  □《中国农资》记者 吴 江

  今年以来,湖北祥云集团屡迎盛事。就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祥云集团第七届(2012年)金秋奖学金颁奖典礼又在湖北武穴隆重举行。武穴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宝超,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蔡军、副市长郭春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峰以及市教育局局长王卫平等领导出席了典礼,湖北祥云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华文,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文彪,行政副总经理廖起成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典礼。

  据悉,在今年的高考中,“祥云”子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高考前十名中有四名是“祥云”子弟,17人录取第一批院校,二类本科有12人;中考中考取重点中学19人;另有3人考取研究生。

  今天的祥云是一个德艺双修的“学校”。多年来,胡华文董事长不仅自己坚持学习,每年还向全体员工推荐两本好书,并投入巨资给全体员工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近几年,祥云不断充实企业文化内涵,在企业内部推行“军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先进企业文化,从企业内部、员工内心增强员工的融入感。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祥云集团还针对员工子女培养推出众多举措,通过企业文化的浸润,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子女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效益祥云的哺乳,让生活无忧无虑,为子女成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为“激励子弟成长、打造幸福祥云”,祥云集团自2006年制定了优秀员工子女奖学金管理办法。7年来,共有145名员工子女从中受益,发放祥云奖学金40余万元。其中,有15名员工子女考上硕士研究生,有6名员工子女获得博士学位,有53名员工子女被国内一流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录取,有71名员工子女被华师一附中、黄冈高中和武穴中学录取,真正实现了企业、员工、子女和社会的四方共赢。

  通过内外兼修的文化修为,祥云集团用高速发展的硬实力打造快乐祥云、幸福祥云,并用文化软实力充实员工的精神世界,最终把祥云打造成具有自我革新能力的学习型的组织。

  董事长胡华文在典礼致辞中说:“举行金秋奖学金颁奖典礼,目的不仅仅是为举办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更是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现场令人感动的氛围,进一步激励他们发奋读书,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他对在座的员工子女提出几点希望,希望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塑造更好的性格和人格。同时珍惜深造机会,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早日实现报效祖国、报效人民、回报社会的宏愿。

  他说:“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年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更新与淘汰结伴。要在竞争年代立稳脚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有知识、有学问、有教养、有理论、有实践的人。生活的磨难是我们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我们无法选择家庭,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握机会、创造机遇。”最后,胡华文勉励没有领到祥云奖学金的员工子女们,要努力学习、跨越自己,早日跻身领奖行列。


  廊坊绿园:慈善助学彰显“大爱”本色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8月24日,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携手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北省固安县举办了“爱心行动,助子成才”活动,并现场举行了绿园助学基金成立暨慈善助学捐款仪式。

  在固安县,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但因为家庭条件限制,使“上大学”成了沉重的家庭负担。为了帮助这些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协同部分企业共同伸出援助之手。

  本次“爱心行动,助子成才”活动共一次性资助考入一、二类本科大学的学生18名,每名学生获得2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在资助的这18名学生中,高考分数都在500分以上,最高的为615分。他们分别考入燕山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学府。

  据了解,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是为“三农”服务的农资企业。多年来,绿园农资公司坚持诚信为本,一心为农的理念,以过硬的品牌,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在服务“三农”的同时,该公司不忘承担社会责任。自2009年起,由该公司发起的“爱心行动,助子成才”活动已经连续举办4年,共资助准大学生70名,这种爱心行动彰显了农资企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大爱”本色。

  为了将这项活动持续举办下去,今年绿园农资公司在当地民政局的帮助下,成立了绿园助学基金,该基金将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到慈善助学活动中来,并将一如既往地资助那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且品学兼优的准大学生们。绿园公司总经理杨春华告诉记者:“虽然我们企业的力量很小,能承担的费用不多,但是绿园成立助学基金的意义很大。现在农资圈里的一些年轻人缺乏责任意识,这是不利于为‘三农’服务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些事情来影响行业,只有培养了企业的责任意识,才会对农民负责,慈善助学就是这种有益于培养责任意识的一个行动。”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