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8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亿开磷之路

刘建雄 官正强 罗伟

  是的,开磷不仅要报喜,更多的是要感恩。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支持和帮助就没有开磷能够立足于世界磷肥工业之林的今天……

  “不发展深加工,只有死路一条。”

  青蛙,除了能够从水中获取食物外,在陆地上也能找到更丰美的食物和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在自然界,青蛙这种两栖生活的能力,似乎只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给开磷人观察资源型企业的命运带来深刻的启迪。

  百年前,我国第一个小型磷矿在江苏锦屏开工建设,而此时,莱茵河畔的德国鲁尔,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正逐渐成长为德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欧洲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在法国洛林,在日本北九州,在美国匹兹堡,富饶的矿产资源也在为所在国家的工业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巨大的能量。资源几乎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复制着它特有的繁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有它不合理的方面。靠山吃山,山吃光了又靠什么?这个问题就类似于一个资源型企业,资源吃完了,又吃什么?

  为什么资源禀赋极高的地方,不但没能赢得经济领跑者的骄傲,反而被众多资源匮乏的区域远远甩在了身后?为什么先天的资源优势,反倒成为后天成长的桎梏呢?那时的开磷,仿佛掉进了“资源诅咒”陷阱。

  如何才能从前所未有的困境中突围?在开磷生存发展的关键节点,人们好像在等待什么……

  1986年10月8日,彭氐辉挑起了开阳磷矿矿务局局长、党委书记的重任。在开磷历史上被称为“开磷化工奠基人”的他,一上任就陷入了苦苦的思索……

  一个企业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

  “市场”第一次向“计划”叫板,给大山深处的开磷带来的阵痛是剧烈的。

  痛定思痛。站在第二次创业的路口,开磷班子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围绕如何沿着胡锦涛书记指明的发展方向前行?如何摆脱“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被动局面?“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这些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反复讨论。

  一场广开言路、问计于民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在洋水两岸掀起,解放思想的风雷再次在十里矿山激荡。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开磷资源型矿山发展的传统方式必须变。“开磷不能总是开采矿石,我们也要发展磷加工”……这样的呼声其情亦真、其意亦切、其时亦久!

  “开磷不发展深加工,只有死路一条。”当家人彭氐辉更是一语惊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88年,一个在当时看来十分宏伟的蓝图在开磷人的面前徐徐展开:建设两个基地,开发两类产品。

  20多年后的2011年,开磷集团销售收入由6988万元跃上130亿元。

  惊人一跃!这一跃,不仅仅是数字的跳跃,更是一个依靠资源生存的企业发展理念的飞跃。

  稳定矿山破难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