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煤炭需求和供应因素,都决定了煤炭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作出了判断。
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需求增幅持续回落。与此同时,煤炭供应能力大幅增加。今年1-7月份,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22.5亿吨,同比增长5.5%;其中7月份产量3.1亿吨,同比下降1%。此外,进口煤炭总量同比仍保持较大幅度增长。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6亿吨,同比增长55.5%;净进口1.58亿吨,同比增长64.6%。。进口煤渠道来源越来越多,对保障供应有明显改善。
由以上供需因素来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之势进一步显现。8月份,国内炼焦煤市场价格已较年初累计下降300-400元/吨,降幅达15%-20%。同期,国际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8月份青岛港进口澳大利亚优质炼焦煤到港价环比又降7美元/吨。
钢铁企业采购人士分析,目前炼焦煤、喷吹煤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明显,价格还没有降到位。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钢材价格已经下跌1000元-1100元/吨,煤价跌了300多元,铁矿石价格跌了不到300元。如果钢材价格继续下跌,铁矿石和煤炭还有进一步降价空间。业内人士预计,煤炭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至少在200元/吨左右。
王晓齐指出,当前钢铁企业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保持较低库存水平,淡化冬储的概念。由于钢材销售困难,钢铁企业随时面临减产限产,必须保持原料低库存水平。而且,煤放久了煤质会发生变化。加之市场上煤炭价格一直在降,存煤多了可能造成企业资金亏损增加。二是煤-焦-钢产业链要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由于钢铁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快速扩张阶段转入平稳增长阶段,从关注数量向更多地关注品种、质量和服务转变。煤炭行业也一样,应加强对煤炭质量(如水分、灰分)的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实现互利共赢。在服务上,检斤化验异议的处理应由双方协商,实现公平、公正解决。三是优化配煤结构,广泛开发性价比较好的煤炭资源。由于焦炉大型化采用了型煤、煤调湿、捣固焦等炼焦新技术,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可用煤种范围扩大。钢铁企业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鼓励科技创新,开发性价比好的资源。 (宗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