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8月初以来,受异常气候影响,粘虫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暴发危害,稻飞虱、稻瘟病在南方稻区偏重发生,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日前,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加强农药市场和价格监管工作。通知称,目前,正值秋粮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也是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病虫害监测调查频度,严密监控虫情发展动态,特别是根据粘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信息,科学制定防控方案,确定适宜防治用药品种和数量。
通知要求,要积极协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防治用药的储备和调度,确保农民用药需求。对用药量大的病虫害,要多方调度,保障供应。
通知指出,目前春玉米已开始灌浆,夏玉米正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植株高大、田间密闭、防控操作难度较大,各级农业部门要针对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导目录和配套技术。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指导农民选用适宜的品种和施药机械,加强对农民用药指导,确保田间作业人员安全。
通知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开展秋季病虫防治用药专项监督抽查,确保防治用药质量,并联合工商等部门,加强农药经营单位的巡查,重点核查农药标签和经营台账。发现生产经营假劣农药的,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依法严厉处罚,对典型案件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公开曝光,震慑违法行为。
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农药市场巡查,加强对农药批发、零售各环节的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农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价格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串通涨价、哄抬价格、恶意囤积等价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药市场价格秩序。充分发挥农村价格监督网络的作用,提高农民群众维权意识,认真受理查处对农药价格的举报投诉。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防治稻飞虱、稻瘟病的吡虫啉、啶虫咪,防治粘虫的有机磷类农药、菊酯类农药、阿维菌素等均生产充足,完全能够保障病虫害防治需要。此外,他们呼吁农药企业加强自律,在保障生产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价格,并积极参与用药指导服务。
新闻链接
虫灾已致局部地区绝收
受虫害影响,局部地区出现绝收。民政部网站公开信息称,8月以来发生的玉米粘虫灾害造成辽宁省沈阳、阜新、锦州3市7个县(市)78.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11.4千公顷,其中绝收2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据吉林省民政厅报告,玉米粘虫造成长春、白城、松原、四平等地147.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27.4千公顷,其中绝收1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7亿元。据黑龙江省民政厅报告,哈尔滨、大庆、绥化3市5个县(市)18.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6.9千公顷,其中绝收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为抑制虫害,近期农业部、民政部全力对玉米受灾区展开帮助,其中对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天津等地对粘虫重发生区实施了统一航化防治作业,在甘肃、陕西、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共追加秋季病虫害防治资金5000多万元,紧急购置大型施药机械和高效低毒农药。
财政部也在已拨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亿元的基础上,再拨付2亿元,专项用于防治玉米和水稻病虫害。
另据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预计,粘虫灾害将导致国内今年玉米减产约4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