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8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声 音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 黄延信:

  农产品价格有两种:一是消费者购买价格,二是生产者销售价格。后一种价格才会对农民收入有根本影响,单个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始终处于弱势,而且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得不公平,使农民外出就业竞争力不强。农民最多、最大的财产是土地和房屋,但农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屋的商品属性也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只有畅通农民进入市场交换的渠道,改善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换关系,才能形成农民收入正常增长的体制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朱信凯:

  美国农民收入的40%来自农业补贴,而当前我国已有的“四补贴”,平均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都不到。因此,在发放补贴的同时,还要注意价格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要给农民提供优质低价的社会化服务,补贴政策要在WTO的框架下,用足、用好。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